cartwo网站 卡通车市

王存:2017年11月中国进口汽车市场月报

2018/1/30 9:16:46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专访时评


 2017年1-11月累计进口110.2万辆,累计同比增长18.2%,进口量持续稳健增长。20171-11月累计销售81.9万辆,累计同比增长1.3%,终端需求趋势性放缓。

一、中国进口汽车市场总体情况


进口车整体市场:进口量持续稳健增长,11月份海关进口量为11.5万辆,同比增长12.8%

2009-2017年海关进口量年度走势图中,20171-11月累计进口110.2万辆,累计同比增长18.2%,进口量持续稳健增长。在2014-2017年海关进口量月度走势图中,11月,海关汽车进口量为11.5万辆,同比增长12.8%

1-11月份进口车市场累计进口110万辆,新车交易量占的还是更小的比重,更多的是市场的补充,是高端和个性化市场的需求。从11月单月来看进口11.5万辆,同比增长12.8%。今年上半年从进口的角度来说比例增长21.2%,从下半年开始增速,然后慢慢回落。

从整体来看,前四个月更多的是回补库存的动作,带动整个进口车进口量出现快速的增长。随着供需平衡达到这样的状态之后,回补库存的趋势基本结束,但是基本上与需求相比,是相对平衡的状态。无论是从行业的库存还是经销商的库存来看基本都是这样的水平,库存回落之后带来的整体趋势也不像以前那样更多的追求销量的增长,牺牲价格换取销量。全年预计进口车进口在120万辆,同比增长15%左右,增速是在回落的。


从需求来看,并不如供给表现得那么出色,11月份的进口车销售8.2万辆,在连续四个月小幅下滑之后终于实现正增长,同比小幅增长不到1%,右边这张图跟去年基本是重合在一起的,虽然供给在增加,但需求保持着一个弱势的复苏。20171-11月累计销售81.9万辆,累计同比增长1.3%,终端需求趋势性放缓。11月进口车销售8.2万辆,同比增长0.8%。整个进口车的比重在90%左右,还有一些品牌目前没有进入到统计当中。


从库存来看,正常进口车行业去库存压力有所减轻,保持在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201710月行业库存深度为3.6个月,与201610月的3.61个月持平。

橙色的线可以看到前四个月行业库存从3.2一直增长到3.9个月,之后基本维持在3.6个月的水平,增速是在逐步回落的。还有一部分进口车市场其中有一小部分的细分市场是表现比较突出的,就是平行进口车,平行进口1-11月份是进口15.8万辆,同比增速是39.5%,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更多的是在政策利好的带动下,协会也做了很多工作,举办了消费论坛和平行进口车的车展,把平行进口车对消费者做更好的宣传。

有很多买车的人对平行进口车了解不多,消费者更多的是比价,对平行进口车来说每一个车的配置都不太一样,跟二手车有点像,给人一种一车一价的感觉,所以购买者在这种情况下比价,效果就不是特别好,无论是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也好,或是加强对平行车小市场的理解也好,都是整个行业很重大的课题。


平行进口汽车:11月平行进口车1.8万辆,1-11月累计平行进口15.8万辆,同比增速分别为1.7%39.5%1-11月平行进口车占进口总量14.3%,比1-10月份的14.2 %上升0.1个百分点。

从单月来看,从11月开始同比增速有了明显的下滑,11月单月增长1.7%,虽然量还比较高,主要是因为去年年底平行进口车要有一个3C证,当时质检总局说要将其作废,所以大家疯狂地加速进口,从去年10月份就1万多一点,一直爬升到1.8万辆,这是去年1112两个月的情况,带来今年整个量平稳地在增长,也没有再出现上半年或者1-11月份增速11.2%的情况,今年,质检总局还是说要取消3C证,因为快到期了,现在大家对这个政策的反应也不像去年那么激动,疯狂进车压车,所以平行进口车还是在相对平稳地增长。

这是整个进口车市场的大情况,供给是在回补库存的带动下,增速在逐步回落,1-11月份是110万辆,其中平行进口增速也是在回落的,但是1-11月份累计是将近40%

 

二、中国进口汽车市场结构特征

从进口汽车市场结构来看,当月所有车型均实现增长。当月进口CARSUVMPV分别为4.2万,6.5万和0.7万辆,份额分别为37.0%57.0%6.0% 1-11月累计进口CARSUVMPV分别为40.1万、62.7万和5.1万辆,份额分别为37.7%57.6%4.7%

2017年11月,海关汽车进口量为11.5万辆,同比增长12.8%,其中乘用车进口11.3万辆,同比增长13.3% CARSUVMPV同比增速分别为8.8%14.5%34.6%

乘用车增长13.3%,轿车增长8.8%SUV增长14.5%MPV增长34.6%。累计来看,仍然是MPV增长最快,轿车19.3%SUV受国产影响增速比较慢。


2017年1-11月,轿车和MPV分别增长5.7%10.6%SUV车型下滑2.8%。中规车SUV仍然有一个小幅的下滑,轿车是5.7%的增长,MPV增长最高,终端销售增长10.6%


从刚才说的平行进口的车型来看,是相对来说比较集中的市场,SUV是平行进口车绝对主力车型,可以看到SUV占正平行进口车市场将近90%的份额,1-10月份占88%。像我们说的轿车、MPV只是3%4%的水平,整个市场结构是也相当明显的浮动。我们看到其中的SUV也是大型的SUV,增长是比较高的,我们说的C级的SUVB级的SUV增速都是高于平均增速,都是在40%以上,平行进口车是相对高端的需求。


11月的情况来看,前十品牌中,除了宝马品牌出现下滑,其他品牌均实现增长,丰田、路虎、大众品牌进口增长迅猛,增幅超过40% 

从整体来看,按各个品牌来看,品牌排名前三位的是相对比较稳定的。从左边累计的图来看,1-10月份宝马、奔驰、雷克萨斯排名前三,从整个累计来的量来看,仍然是他们排名前三,而且增速比较高,都是10以上,特别是雷克萨斯今年1-10月份累计增长25%,剩下是丰田、保时捷、林肯,路虎增长13.8%。前十名中只有奥迪下滑了13.7%,这个原因想必大家都清楚。

从当月来看累计来看,排名第一的宝马11月份已经下滑到第三的位置,同比下滑13.55%,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更多是由于产品的调整,因为未来宝马的X3是要国产的,新一代产品要上市,所以就不会在今年年底再进口那么多的X3,这也导致了进口量有20%的下滑。因此奔驰和雷克萨斯排到了前面的位置,排名第一和第二。丰田比较稳定,排名第四。11月份当月增长12.5%,丰田增长主要是C级和D级的SUV,像普拉多增长比较多,后面是保时捷、林肯,林肯也是新进入的,这两年进口量也是排名销量在不断提升。后面是奥迪,排名是9.4%,奥迪事件过去以后,无论是国产车还是进口车,它们的量都在恢复。后面是大众,第十名是迷你。


从终端销售来看排名也基本是这么一个排名,宝马、奔驰、雷克萨斯、保时捷和大众位居前五,排名基本稳定。迷你、斯巴鲁、沃尔沃基本也是相对稳定的。可以看到前15个品牌基本都是豪华品牌,除了斯巴鲁还有福特,福特也是大车,斯巴鲁算是排名前十名唯一比较普通的品牌,而且也没有大车。

在今年的整体销量中,几乎所有车型都有30%以上的下降,这更多是由于国产产品的竞争带来的,它的产品主销的,还有SUV价格就略微比国产车贵一点,但是与国产车的竞争相比,明显力不从心。斯巴鲁的销量下降33%SUV的销量也下降33%,而国产车以后竞争的大趋势是没法儿改变的,这对它的冲击非常大,像CR-V,还有E级的SUV对它的冲击都非常大。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新能源积分的原因,对于量来说,可能要求3万辆以上就要有新能源的积分了,对于斯巴鲁这个品牌来说,单独再研发自己的新能源难度也比较大,从目前来看全年就3.5万辆,也有可能卡在这个线上,但是这个就不得而知了。这种高端需求,还有平行车的高端需求,以及进口车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这是中规车的各个品牌情况,当月销量前十的品牌当中有六个品牌销量实现增长,宝马、大众品牌小幅下滑,斯巴鲁连续11个月同比增速大幅下滑。宝马10月份由于X3减少供给之后,整个量出现10%左右的下滑。奔驰增长,雷克萨斯增长26%,保时捷增长28%,奥迪17.6%的增长,大众是小幅下滑,路虎是15.4%,斯巴鲁今年11个月基本每个月都在大幅的下滑。


从平行进口来说,品牌结构是另外一个局面:丰田、日产、路虎、奔驰、宝马位居前五,占比接近九成。丰田占比最高,占整个平行进口的41.8%,但在日产、奔驰和宝马等品牌的快速增长情况下,份额逐渐降低。排名第一的是丰田,就是刚才说的普拉多是整个车型,平行进口市场占42%左右,第二名是日产,途乐带动了整个日产品牌,平行车占第二水平,大概占14%。第三名是路虎,它的平行进口量在将近两万台的水平。

前五名的品牌90%都是品牌相对集中的市场,更多是来源于市场热销的产品,第一是热销,第二是价格相对比较贵,与中规车相比,最大的优势是价差比较大,对于原来购不到那款车的购买者来说,能省10%就能买到品牌级别都一样的车,而且几乎是同样的一款车,并且很多配置也是国内没有的,这样的车就很受欢迎。

看一下整个进口车市场排量的情况,整个进口车排量下移的趋势非常明显。1-113.0L以下排量份额为90.7%,比2016年全年的91.6%下降0.9%,其中1.5-2.0L的排量区间,以45.2%的份额处于第一大排量区间。

3.0以下的排量区间是小幅下降,由于车型国产的原因,排量下移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进口车排量区间已经降到1.5-2.0为最大的排量区间,而且这个排量区间份额是稳步上升的。从2009年只有20%,现在已经上升到45%了,虽然小的车型在国产,排量也是在下降的,但是另一方面现有车型,特别是大的车型也在往2.0的排量方向上走,这是由于政策的压力,油耗的原因使得整个进口车的排量也在下移。


平行进口车的方向是相反的,它是大排量盛行,2.0-4.0L是最主要的排量区间,份额接近九成,其中2.5-3.0升是第一大区间,份额超过五成。其中3.0-4.0的排量区间份额还在提升,反映出这个市场对大排量还是有需求的。我们一直强调政策是从环保、减低油耗、减少排放的角度考虑汽车产业发展的,但是对于有一部分小的需求还是存在的,所以国家出台的政策是允许平行进口车进口的,留出了一个渠道,满足消费者相对个性化的需求。但同时也会对油耗进行管理,这也是给了一个相对宽松的条件,毕竟是非授权的体系,一方面满足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是平衡价格。

相关资讯

  • J.D. Power 与 AutoLab辅助驾驶评价体系签约仪式成功举办

    近日,J.D. Power|君迪携手专注汽车智能化报道与智能化测试的专业媒体AutoLab,共同发起辅助驾驶评价体系。双方将充分整合各自在数据研究、行业洞察及技术测评等领域的核心优势,以客观严谨的研究方法、覆盖多元场景的测试标准,构建一套科学、透明、贴近用户真实需求的辅助驾…

    2025/4/25 23:31:23
  • J.D. Power:工信部出手,“智驾”迎来双重校准

    4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释放出监管 “加码” 的明确信号。会议强调,车企应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切实担负起生…

    2025/4/21 23:15:57
  • J.D. Power: “智能化” 支撑起中国汽车的 “新豪华”

    在J.D. Power看来,那些真正能够穿越周期的豪华品牌,必定是在新时代中找到新锚点的企业。这条路径,不靠堆料,不靠冲高,而靠对“用户需求”的精准理解与真正兑现。豪华感的“初速度”,源于产品设计在“新豪华”的价值结构中,设计始终是用户体验的起点。消费者对豪华的第一…

    2025/4/18 16:05:41
  • J.D. Power:豪华新能源应该怎样弥合“价值”与“价格”落差

    随着2025年上海车展临近,一场围绕“豪华”的品牌竞速赛愈演愈烈。在新能源加速渗透的当下,消费者对“豪华”的认知,已经悄然生变。尽管新能源车在智能、体验等方面快速进化,但在高端新能源市场,“价格”与“价值”的落差仍未完全弥合:用户愿意为豪华买单,却仍在观望“豪…

    2025/4/18 1:05:31

共有访客发表了评论 网友评论

请注意:如您评论言语不当,本网站有权予以删除!
验证码: 看不清楚?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意见反馈| 汽车全生命周期信息平台介绍

    Copyright © 2017《汽车与社会》杂志社 auto-society.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1828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