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wo网站 卡通车市

后市场互联网企业做重线下是新的一波大坑

2017/11/19 16:50:41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张杰

对,看标题就知道这是又是一篇找骂的文章。几个行业前辈都私下评价,你这人是真敢写啊。嗯,用绳命在写文章。好了,说说我的观点。

在集体迷茫期,后市场人丢失了本能:分工 

过去三年是后市场两股势力各自为战的三年。这三年中,结果是互联网派纷纷碰壁,传统产业派生意难做。有个集体特点:求变。

但这批求变,还是不对。原本做传统产业的,纷纷想做互联网,动辄平台思维、赋能、多元化;而做互联网的纷纷做重,开起了汽服连锁,新型汽配城、到处建仓开店。我认为,这次身份互换,又是一波大坑。

我也明白其中的逻辑,试验此路不通,找新的路。初衷是好的,方向更错。因为,之前的尝试还算是专业的人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事。现在呢?拿自己的弱处拼别人的强处。

有个典型的例子,一批做汽服门店SAAS的企业,打不开市场,认为自己不懂门店痛点。索性,我自己开店,打磨产品。结果呢?你新开的门店是你想象的门店,别人家的门店还是别人家的门店。一个做软件的去开汽修店,好累!做到赢利比让自己多写100万行代码还难。

怎么解?我认为:分工!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类通过沟通进行信息的交换达到了资源的共享,同时进一步的分工是的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及分配。当人类还是原始人是就有了分工,男性负责狩猎,而女性则负责采摘;现代社会将分工运用的淋漓尽致,大到整个社会,欧洲人创造,亚洲人制造,澳洲人养殖,小到每个公司,每个项目都是有着分工。分工在当今社会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如此庞大繁杂的后市场,大家应该有个共识,原来的单一品类现在做起来都艰难。做多元化、多品类结局是死的可能性应该是极大的。而让一群搞大数据、AI、平台的人去管理和搭建蓝翔毕业生为主的传统门店挑战,不比让袁隆平去山西盯矿井挖矿来的要更容易。在现实面前,大家应该理性的考虑,学会分工。各自做各自专长的事,而不是什么都自己做了。

当然,最难越过的鸿沟是:人性。每个人都想当老大,都想一统天下。这需要各方都要去舍,并达成共识。还好,现代组织的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是给了我们解决办法的。

其本质机理是:让产业的资产变强,平台企业赢利模式跳出产业,多方共享产业增值带来的红利。而且顺序不能打乱。

产业企业应该更重,平台企业应该更轻 

基于上面可以分工的假设,我认为:产业企业应该做的更重,而平台企业应该更轻。产业中任何一员都不能做平台的经营方,这个是大忌,违背了平台的公平原则。

先说产业,产业这边每个细分领域需要继续工匠精神的企业深扎。现在产业里的人做不好,是因为过去竞争太弱,大家闭着眼睛赚钱,现在竞争加剧,本该具备的工匠精神需要回归。

汽服门店端应该走向综合体

因为汽服端是最接近C的,是零售+服务终端。在后市场互联网流量居高不下时,自带线下C端流量的汽服门店无疑是最大的流量入口。基于这个身份属性,汽服门店无疑走向综合体,价值最大。

这里很多人会跳出来说:不可能!汽服门店根本没有那么多的资源和人员去完成包含车险、二手车、新车、消费金融等那么多品类的管理和服务。

所以,我才提出门店是入口,入口并不代表什么都需要自己去做。作为入口企业,应该自己深扎和做好的事情只有一个:创造和制造优质流量,其他的事情都不需要入口企业去做。对于汽服门店,是典型的三公里区域规模效应,因此维护存续的用户满意度是最重要的工作,这体现在,用户的满意度、复购率、转介绍率。

其他产品,均由一个企业或多个企业帮助他完成,对接到门店,简化成一个接口。这样既不增加门店的工作复杂度,又发挥了门店的流量入口效应。这种产品的最佳存在就是,拿来即卖,卖完即走。后续服务和产品都脱离门店,不再占用门店人员的主业:服务C端用户,创造稳固流量。

B2B零配件供应商做重转型服务商

B2B零配件供应商的专业是什么?不是一个销售贸易公司,应该是一个服务公司。核心点是,帮助零售商(汽服门店)更好的服务C端。

好的供应商讲服务,差的供应商才打价格战。其实串货和电商已经将渠道价差打的很平了,真正能够增加业务健康度和粘性的,是服务。提供服务的原则是,立足于汽服门店,服务于C端。只帮助汽服端,不考虑c的利益,很容易走歪。好的供应商,应该是时间的朋友。

因此,作为零配件供应商,真正需要做的,不是拼命的往门店端倾销、不是为了利差提供假货次品、不是不停的给门店打电话问买不买配件。而是从门店的角度去想,如何构建更好的产品组合,能够让门店更好的服务C,如何让门店的库存越来越少,周转越来越快。C满意了,门店自然顺畅,门店顺畅了,供应商的生意也自然好做。

所以,当我们在反思时,想想是不是我们做的工作远远不够。如果不明白,去家乐福看看,多少厂家的促销员在帮助家乐福在卖货?多少厂家的员工在帮家乐福在理货架?背后,帮家乐福在供应链端还做了什么?

平台企业要做好自己那颗插手产业的心

用我常举的例子,平台企业的专业是搭舞台,产业的各个角色应该是主角(唱戏)。这个关系不能乱。你什么时候见过一个搭舞台的把戏唱的很好?因为,那不是他的专业。

但现在错就错在太多的平台企业,在商业模式走不通,就义无反顾的走向了产业。开店,建仓,做物流,对不起,这些都不是你的专业。

淘宝、天猫永远不会自己生产和销售卫生纸、衣服、书籍、鞋帽。他们懂得自己的价值是服务好商家和用户。让天下生意不再难做(虽然我们知道永远做不到),让用户可以买到更优质和便捷的商品。

平台只应该做好两件事,IT和运营。IT是将商业智能的基础,将商业线上化,运营不是做零售的运营,是让零售商在平台上如何经营的更好的运营。表象类似,背后目标完全不同。

做平台,做减法,守住哪颗到处乱插手的心最重要。一旦插手任何一个产业环节,平台的公立性立马消失。即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故事,从来就没有好结局。

行业利益在先,平台利益在后,新时代的利益共享体 

分工产生,利益也要对应分配好。我们要看清平台和产业结合的价值问题。

我之前举过例子,平台和产业的结合就像一串珍珠项链,产业的各个环节都是珍珠,没颗珍珠价值不高,但作为平台的那根线,没有珍珠的存在,分文不值。只有线和珍珠串成项链才会实现集体的价值倍增。

因此,做好平台企业,一定是低价值板块的行业利益在先,脱离行业豪无价值的平台利益在后。

平台一定是利他思维驱动下的,对产业各个环节的综合赋能。赋能方式根据平台属性和基因,顺序和价值点不同。在这种体系下,产业环节因为平台的组合赋能加持下,具备了超出同业的能力。形成物理区域,或者逻辑细分行业的某种形式的优势,从而享受到业务增值带来的利益。

而平台,靠集合产业优质资源的力量。具备了数据和金融的优势。数据多了称为大数据,这个标准说法不同,我认为能够在体系能渗透率30%以上的比例即具备统计效应,当然比例越高,价值越大。因此,当看到行业渗透率普遍低于10%的时候,我们知道,平台路漫漫。

一旦突破这个临界点,平台企业享受到产业级优化带来的红利。这种红利会反哺给产业,因此,好的平台一定不是在产业的细分领域去做零和游戏的赢利。而是大产业级别的效率提升带来的福祉。

所以,指数型增长的企业,一定不会在产业细分领域肉搏战中出现。资本加持的企业必然是具备指数型增长的企业。


今天有朋友说,本来想的挺明白,在上海和我聊过之后有点晕。因此,我写了这篇,目的只有一个,让更多的人糊涂。哈哈!

相关资讯

  • 2020年的后市场企业,这些尽量不要碰

    2020年初的这场波及全世界的疫情,相信打乱了不少人的节奏有的裁员、有的关店、有的关门、当然也有的趁机赚钱,市面上后市场赚钱的机会就那么几个,我想大家天天看的也不少,今天和大家聊聊今年哪些不要碰1、新开实体店除非你有什么确定的客户来源(确保开店后一定给你付费),…

    2020/3/26 16:38:36
  • 视频号来了,会让你赢在起跑线上吗?

    最近讨论火爆了的视频号,一大圈的人在安利视频号的红利机会,大家都用“短视频最后一次红利流量”来形容而且目前视频号还在内测期,只有很少部分获得内测和开通机会(后市场张杰这码字的也被鄙视了,没给内测资格),从这点上来看,大家至少还在同一起跑线上,真的吗?1、视频…

    2020/3/26 16:35:08
  • 汽配城的黄昏

    大家最近似乎都在关心疫情期间修理厂的生死存亡,却忽略了汽配商、尤其是汽配城这个重要的存在当然汽配城也确实没什么好关心的,修理厂还可能审批早点复工,但汽配城是一盘棋,说不开整个汽配城都开不了。这时候汽配商有苦难言不说,居然还得咬牙去“赋能”修理厂,想办法如何…

    2020/3/26 16:31:08
  • 修理厂别折腾了,注定直播和短视频大多数玩不起来! 原创 后市场张杰 后市场张杰 今天

    随着这次疫情,大规模的线上直播(主要是在线培训)和连带的抖音之类的短视频高密度的发生现在全国大部分区域已经陆续复工,伴随着疫情和春节的淡季带来的业务下滑焦虑,大家也都纷纷在找满血复活的方式因此,在获客和客户运营上很多修理厂也在考虑或已经实践使用短视频和直播…

    2020/3/4 11:34:45

共有访客发表了评论 网友评论

请注意:如您评论言语不当,本网站有权予以删除!
验证码: 看不清楚?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意见反馈| 汽车全生命周期信息平台介绍

    Copyright © 2017《汽车与社会》杂志社 auto-society.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1828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