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wo网站 卡通车市

汽车后市场智能化的第一步应该怎么走?

2017/11/19 16:53:35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张杰

作为互联网出身,入行三年的一个“新人”来说。我写后市场的互联网似乎来的晚了一些。其实,原因很简单,过去我也没想明白!

这篇文章是沿着曾鸣关于智能商业怎么走的观点,在后市场的落地实践开始的。所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也会摔倒。我来讲讲,回归到汽车后市场行业,智能化、互联网化如何做?

一切的起点在于一个基础假设:软件化、在线化,只有产品和服务实现在线,才有可能开始智能商业的演化。如果看官对这个基础假设不认可,请出门右转。

在线化, 软件化: 后市场互联网和智能的起点

在近两年,后市场互联网派集体铩羽的情景下,不少朋友问我。天天喊互联网,你们有什么啊?! 

这个问题振聋发聩,至少对于我,我常说,14年进入后市场的时候,我就是那个大闹天宫的孙猴子,天不怕地不怕。就要颠覆行业,拯救世界。结果呢,被打回原型。“你们互联网人有什么啊?!  ”这个问题我质问了自己一年有余。这种挫败感,不亚于你集众兄弟和财华之力写了一个上千言的情书给校花,被发了一张好人卡的挫败。

后来我想明白,互联网人进入行业

第一个错误:藐视行业!《三体》有句名言,“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以为自己无所不能,结果深入行业,发现什么都不能。因此,互联网+汽车后产业,是共生共赢,而不是零和游戏。一切以打断行业交易和流通为基础的商业模式都是耍流氓。

第二个错误:拿自己的弱项去拼产业的强项。当发现,现实很残酷(而且骨感)之后。大家纷纷去进入产业链中。我在上篇文章中说过,这是个大坑。无论你如何拼,很难比过浸淫行业十年,二十年的行业人。

那么,我们反思,互联网的强项是什么?但凡一个传统被互联网优化的成功表现,就是将行业实现了在线化。比如滴滴,如果这个模式还有那么一点可取之处,就是将传统的叫车服务,在线化。极大的实现了叫车和出租服务的智能匹配和对接。这一切的商业基础都是,在线化。


后市场概莫能外,如果真正想将互联网和后市场产业耦合出一个令人兴奋的商业。在线化无疑是第一步要做的事情。对于互联网人的幸运是,传统行业做成这步的难度要大的多。

在线带来的直接的价值就是它实现了连接,它连上了互联网,就可以连接上互联网上所有的资源。这是在线带来的价值。

辣么,后市场什么可以在线化,顺序又是如何?

在线化B2B 还是  B2C,是个问题

从商业价值来说,越接近C端价值越大。但从商业实现难度上来看,直接做C,未必是明智的选择。滴滴,直接做C的代价很高,高到已经惊动腾讯和阿里两位爸爸,这只是个千亿级别的市场。

那么对于数万亿的汽车后产业链,我想问直接做C,你还有什么爸爸可以惊动?如果做C,其烧钱量是滴滴的十倍以上。因此,对于直接做C来说,几乎已经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那么,剩下只能从C端往产业链上游走。第一站,零售端(汽服门店)。我们发现,汽服门店是接触C并且服务C粘度最高的环节。而且,因为行业特征,每家店面几乎就是三公里规模效应,C端粘性很强,没有太多在互联网上查询的需求(对比,聚餐、KTV等消费场景)。

所以,汽服门店当仁不让成了汽车后市场最大的流量入口。幸会的是,放眼望去整个行业,并没有大型的汽服连锁出现,而且,并没有大型的供应链企业挂汽服连锁产生。这说明,整个行业依然是离散的,碎片化的。这就给了平台以机会。这个机会是,能否将产业的流量入口(汽服门店)聚起来。

到了这里,要做的事情非常清晰了,这是一个B2B的生意。回归到第一个命题,结合这个结论就成了,后市场的智能化、互联网化的起点应该是:B2B的数据在线化。(插播广告:大家是否从这个维度明白了,我一直叫嚣的SaaS很难成立的原因?SaaS一直试图先将B2C业务在线化,这点违背了以上推论。)

因此,后市场企业如果能够获取智能商业服务。真正重要的是企业自身的核心业务流程要在线。开个微博账号,微信服务号,甚至天猫旗舰店,这些都是企业部分职能的在线化。最重要的业务流程并没有通过网上实现。核心业务是,将B2B部分在线化、软件化、算法化。

后市场互联网的未来就是用一种极低成本的方式让任何人、任何物、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在线。这是后市场新商业的起点。从后市场的B2B低成本在线化开始。思考下阿里的起家过程,最先就是通过阿里铁军(地推),将外贸业务在线化,然后才有了后来的淘宝、天猫等纯在线业务,否则更不可能有支付宝、蚂蚁金服、菜鸟物流、阿里云等生态产业的出现了。

辣么,该如何开始呢?有位前辈告诉我,不能讲太清楚。换做我就成了,“就不告诉你,就不告诉你,就不告诉~~~你!”。

在线化数据 活的 还是 僵尸,更重要?

当业务的在线化问题解决,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浮出水面:什么数据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对于商业价值来说,哪些数据更能够倍增商业价值。我先引用曾鸣教授讲的案例。


举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服务,滴滴打车。用户体验比传统出租好了很多。原因是滴滴把一个非常传统的打车服务在线化, 软件化,和算法化,才能真正实现智能服务。大家下载的打车应用/app就是一套软件,只需要输入起点,终点,就可以非常快捷,方便地在手机上完成打车这个任务。这是把服务软件化,而这个软件又直接跑在互联网上,实时运行。
更重要的是,这个服务其实是靠数据智能驱动的。首先,如果没有精准的在线地图服务,就无法知道乘客和司机的准确位置,匹配就很难完成。大家可能还记得滴滴早期,地图不太准确的时候,司机看着隔几米,就是互相找不着的情况吧。所以,在线的“活数据”很重要。同样重要的是匹配算法。
一个乘客周边可能有好几辆车,派哪辆车最好?一辆车可能离着200米,但交通很差,10分钟都不一定到得了,另一辆车在一公里外,到交通很好,3分钟就能到。从司机的角度考虑就有更多的因素了。一天能跑多少趟,空载率,收入等等。滴滴的算法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需要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多,用户和司机数都增加的时候,对算法的准确度和快速反应的要求就很高了。
一个大城市的高峰期,要匹配几十万人的用车,这个计算的困难有多大!一个司机是否接单,一个乘客是否放弃等待,这些都提供了实时反馈,帮助滴滴的算法不断学习优化。这就是商业智能化的一个典型案例。

对标以上的案例,我说句得罪人的话,也许本行业目前(仅是目前)的数据公司目前都是价值很低的公司。因为,基本目前的数据公司做的都是“死数据”,车型、VIN码、报价、配件型号,这些静态数据的商业价值并不大。(当然,也不否认目前的数据公司是以静态数据为入口,逐步获取活数据~~希望你们明天还能看到没被打死的我)

真正高价值的数据是在线的“活数据”,这种数据的特点有:实时、供需变化、位置、流动、紧迫度......根据活数据,进行智能匹配算法。这将是对商业颠覆性的效率提升和边际成本的下降。

业务的在线化,就是把一个业务的全工作流程,在最小颗粒度上,结构化的用软件完成。这个过程很难,因为我们很难想象,将业务流程如此细粒度的拆分,人们的习惯往往是靠经验和惯性去完成,真正达成目标的过程很难解释清楚。而机器本质上不会思考,只会执行命令。这个人与机器的鸿沟,需要靠将一个业务流程的类CT般的最细粒度切分,切分到经验成了可执行的最小单位,这时候就可以交给机器去完成了。

如果不能在线化,就不能将过去人经验主义的部分交给机器,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就无从谈起。

当将后市场的部分业务分别在线化后,协同的意义产生。比如,我们一方面将配件调度和运输在线化,另一方面将汽服门店的采购在线化。两个软件之间的协同是非常容易的,但是人和人之间的协同是难的,设想一下,现在汽配城的档口和汽服店面的采购之间的低效协同。

在线化后,数据是活的,决策是实时的,反馈是实时的。机器才能通过算法,直接处理活数据,完成决策。再根据反馈,不断迭代优化算法,改进决策。这就是数据智能的发展。--曾鸣

相关资讯

  • 2020年的后市场企业,这些尽量不要碰

    2020年初的这场波及全世界的疫情,相信打乱了不少人的节奏有的裁员、有的关店、有的关门、当然也有的趁机赚钱,市面上后市场赚钱的机会就那么几个,我想大家天天看的也不少,今天和大家聊聊今年哪些不要碰1、新开实体店除非你有什么确定的客户来源(确保开店后一定给你付费),…

    2020/3/26 16:38:36
  • 视频号来了,会让你赢在起跑线上吗?

    最近讨论火爆了的视频号,一大圈的人在安利视频号的红利机会,大家都用“短视频最后一次红利流量”来形容而且目前视频号还在内测期,只有很少部分获得内测和开通机会(后市场张杰这码字的也被鄙视了,没给内测资格),从这点上来看,大家至少还在同一起跑线上,真的吗?1、视频…

    2020/3/26 16:35:08
  • 汽配城的黄昏

    大家最近似乎都在关心疫情期间修理厂的生死存亡,却忽略了汽配商、尤其是汽配城这个重要的存在当然汽配城也确实没什么好关心的,修理厂还可能审批早点复工,但汽配城是一盘棋,说不开整个汽配城都开不了。这时候汽配商有苦难言不说,居然还得咬牙去“赋能”修理厂,想办法如何…

    2020/3/26 16:31:08
  • 修理厂别折腾了,注定直播和短视频大多数玩不起来! 原创 后市场张杰 后市场张杰 今天

    随着这次疫情,大规模的线上直播(主要是在线培训)和连带的抖音之类的短视频高密度的发生现在全国大部分区域已经陆续复工,伴随着疫情和春节的淡季带来的业务下滑焦虑,大家也都纷纷在找满血复活的方式因此,在获客和客户运营上很多修理厂也在考虑或已经实践使用短视频和直播…

    2020/3/4 11:34:45

共有访客发表了评论 网友评论

请注意:如您评论言语不当,本网站有权予以删除!
验证码: 看不清楚?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意见反馈| 汽车全生命周期信息平台介绍

    Copyright © 2017《汽车与社会》杂志社 auto-society.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1828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