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wo网站 卡通车市

《上财商学评论》专访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方运舟:​下一个数字移动终端——汽车

2022/7/19 15:57:27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专访时评

《上财商学评论》:新能源汽车为什么重要?您为何加入这个领域?

方运舟:新能源汽车是未来的移动终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经历了从新能源汽车到智能汽车的演进。2000―2014年,我们认为把传统汽车的发动机、油箱替换成了电机、电池,就成了新能源汽车。我们业内称之为“油改电”,它不是一个真正的产业变革,只是能源的改变。2014年之后,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合众等新势力加入,给新能源汽车注入了智能化元素,促进了整个产业的突变。相当于前15年只是一个能源结构的改变,2014年以后则完全是技术生态的改变。我们正处在从新能源汽车向智能汽车的伟大变革过程中。
1998―2014年,我在奇瑞做新能源汽车,是随着2000年国家推出电动汽车重大专项――863计划一起成长起来的。在奇瑞,我创始了奇瑞新能源,奇瑞的新能源汽车是我一步步做起来的,现在在中国的销量还可以。2014年,我离开奇瑞,在清华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智能汽车的战略未来和技术趋势。2015年,我创立了合众汽车,因为在奇瑞的最后两年,我觉得新能源汽车经过智能化的变革之后会有大突破,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我去清华大学深造。经过亲自研发和验证后,我创立了合众新能源汽车公司,哪吒汽车是公司的产品品牌。
《上财商学评论》:为何能源变化能够带来后来的技术生态改变?
方运舟:整个人类历史中,技术发展的浪潮都与能源变化有关。早期我们的能源结构从光合作用能源到石化能源,现在是新能源。新能源既包括大家关注到的电能,也包括风能、光能、核能、潮汐能等,“新能源”是一个统称。当各种能源在一起互联互通、不同能源之间相互转化,就形成能源互联网,其中既有集中式能源、分布式能源,还有各种移动式能源等。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随着能源与数据信息的增长,整个生产力有了很大提升。人类历史上,整个社会都经由能源和数据之间相互作用的推动,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如今,新能源汽车占据了能源和数据的新制高点,将是人类从石化能源向新能源转变的一个大转折点。前期,曲线的斜率比较低,但随着新能源与数据的结合不断加深,曲线会大幅度上升。


《上财商学评论》:汽车厂商要如何在其中找到正确的角色和商业模式?

方运舟:未来的汽车终端一定会给行业和汽车厂商带来三大趋势:一是汽车厂商从以车辆设计为中心向以用户场景体验为中心转变,未来的汽车用户或者主机厂用户不在意App怎么开发,它只需要关心用户的需求是什么,定义好就可以,会有社会开发者去开发。二是汽车厂商从单次硬件销售到现在可以收取许可证费用,社会创新团体可以围绕汽车开发App。以前,车子卖出去,商业模式就结束了,大不了后面维修收点维修费,没有二次价格的体现。在智能汽车模式下,汽车可以从单次硬件销售过渡到软件销售、许可证销售。三是上下游产业链向扁平分布式结构转变。整个自动驾驶技术是平台化的,不是说你做的是高端(汽车),我做的就是低端,未来不是这样。

在这些趋势下,主机厂关心的是什么?一是场景的应用,二是软件研发能力,三是架构设计能力。主机厂要准备好这三种能力,整个系统由我定义,类似于整个运营场景、运营能力都是我定义的,定义好这些架构以后,至于服务如何在软件、场景里面实现,怎么让用户满意,是社会创新者的事,不是主机厂的事。未来,智能汽车主机厂定义场景、软件定义硬件,整车制造甚至可以找别人代工,比如蔚来。对智能汽车来说,比制造更重要的是架构。架构是整个智能汽车的基础设施和规范标准。

《上财商学评论》:智能汽车应该具备怎样的架构?

方运舟:智能汽车厂商需要一大架构、两个基础平台、五大核心技术。理解了这个架构,就理解了智能汽车未来20年的发展都不会逃离这个框架。一个架构即智能汽车有架构,华为定义为六大架构,我们把它定义为三大架构,等等,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架构如何构建。架构分成几层不重要,架构如何定义也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架构如何脱离制造系统,向服务系统转变,从基建系统向人的系统转变。对于这个架构,我们还在不断更新,现在所有主机厂都在思考智能汽车的架构应该是什么样的;此外,它也要求整个社会或者整个供应链能快速适应,不要搞一个很高深的架构,让大家最后无所适从。

两大基础平台,第一个基础平台是车云一体计算平台,有云平台、应用层、中间件。技术平台的一大核心是计算,计算是主机厂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上的东西,不然就失去了创新能力,把计算交给别人是没有持续创新能力的。第二个基础平台是汽车芯片及OS,就是操作系统。汽车芯片可能慢慢随着智能手机芯片的变化而变化。目前社会上讨论的汽车操作系统,各种各样的都有,但核心的汽车操作系统只有两个:一个是车载端,类似于手机媒体端的操作系统;另一个是控制端,控制汽车安全驾驶,检测车辆能否刹住车。车辆的安全级别要求很高,类似于航空级别,比手机端高得多。手机可以死机,但是车辆在高速公路上死机就麻烦大了。现在社会上在讨论的安卓系统或者鸿蒙系统都只是车载操作系统,就是大家买智能汽车会看到的车上那块大屏所使用的系统,它不涉及控制端的操作系统。控制端的操作系统,我认为只有理解汽车安全的人才能架构出来。


上财商学评论》:你们自己的汽车为什么叫作哪吒汽车?

方运舟:以前中国的汽车都以取外国名字而自豪,我不会这样取,我觉得中国的文化元素和中国神话人物一定有文化可挖掘,所以我们叫哪吒汽车,我们的初心就是为人民造车。我们的第二个愿景是让高品新能源汽车触手可及。以前的新能源汽车可能是80万元、100万元的豪车水平,我可以在6万元、8万元、10万元的车子上实现智能驾驶、智能化,100万元、几百万元豪车上的东西都可以在几万元的车子上享受,这是我的初心。

让驾驶性能平权、乘坐空间平权。我们有句话是“让大众化的价格以及大众化的需求,可以用百万豪车甚至几百万豪车实现”。我们2014年创业的时候,哪吒V就只卖6万~8万元,它实现了L2级的智能驾驶。我们有两大平台:一个是哪吒V系列,聚焦20万元以下的大众消费市场,让新能源汽车不是富人的玩具;现在我们又有了哪吒U系列,马上还会有哪吒S系列。

在智能化水平上,我们比同价格带汽车起码领先几个维度。比如Upro,15万元左右,有生命特征检测功能。夏天开车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你开车十几二十分钟后,我们的车就能检测到你的生命特征,然后提醒你把窗口降下来,或者提醒你报警,你无法报警的,我们可以直接报警到后台,再给你打电话、发信息等。这都是我们让整个智能技术、为人类服务的技术为社会服务。哪吒S系列推出以后,对20万元左右的汽车市场是一个降维打击,与凯美瑞相比,一个相当于智能手机,一个相当于功能手机。

《上财商学评论》:对于自动驾驶技术,有的公司从L2开始往上做,有的一上来就瞄准L5,这种技术区别与品牌有关吗?

方运舟:对于自动驾驶的场景定义和算法,我觉得与品牌没关系,与汽车的细分市场有很大的关系。细分市场是指这个车主要的细分场景是什么样的,是个别区域的自动驾驶还是整个产业的自动驾驶。自动驾驶的技术分层与品牌没有关系,不会说品牌低端或者销售价格低廉,它就不是自动驾驶。我认为自动驾驶的发展必须靠硬件堆积,其中靠算法优化是一种,但在当前情况下可能比较困难,3~5年以后随着公共设施建设优化,最终的自动驾驶才能实现,它跟公共设施有很大相关性。

目前市场上的L4依然是有限场景的L4,我们走得相对保守。有些非汽车人做汽车公司之后,它是先试,把人当小白鼠去试。但人的生命是无价的,所以我们还是首先做有限场景下的自动驾驶。最终,单车智能和社会智能会是螺旋上升的,单车智能先进步,然后社会进步。不是说单车智能就是领先,也不是说社会智能就是领先,而是一定要融合在一起发展。因此,我们的思路是在

一部分硬件上相对领先,不做超级领先,超级领先是资源浪费,相对领先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迭代。所以我们还是相对以安全为主。

相关资讯

  • J.D. Power 与 AutoLab辅助驾驶评价体系签约仪式成功举办

    近日,J.D. Power|君迪携手专注汽车智能化报道与智能化测试的专业媒体AutoLab,共同发起辅助驾驶评价体系。双方将充分整合各自在数据研究、行业洞察及技术测评等领域的核心优势,以客观严谨的研究方法、覆盖多元场景的测试标准,构建一套科学、透明、贴近用户真实需求的辅助驾…

    2025/4/25 23:31:23
  • J.D. Power:工信部出手,“智驾”迎来双重校准

    4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释放出监管 “加码” 的明确信号。会议强调,车企应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切实担负起生…

    2025/4/21 23:15:57
  • J.D. Power: “智能化” 支撑起中国汽车的 “新豪华”

    在J.D. Power看来,那些真正能够穿越周期的豪华品牌,必定是在新时代中找到新锚点的企业。这条路径,不靠堆料,不靠冲高,而靠对“用户需求”的精准理解与真正兑现。豪华感的“初速度”,源于产品设计在“新豪华”的价值结构中,设计始终是用户体验的起点。消费者对豪华的第一…

    2025/4/18 16:05:41
  • J.D. Power:豪华新能源应该怎样弥合“价值”与“价格”落差

    随着2025年上海车展临近,一场围绕“豪华”的品牌竞速赛愈演愈烈。在新能源加速渗透的当下,消费者对“豪华”的认知,已经悄然生变。尽管新能源车在智能、体验等方面快速进化,但在高端新能源市场,“价格”与“价值”的落差仍未完全弥合:用户愿意为豪华买单,却仍在观望“豪…

    2025/4/18 1:05:31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意见反馈| 汽车全生命周期信息平台介绍

Copyright © 2017《汽车与社会》杂志社 auto-society.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1828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