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随着北京十一假期期间的一场雨,突然入秋了,熟悉北京的朋友都知道,北京没有春秋天、夏天结束直接进入冬天,反之亦然。在全行业,甚至整个经济都在讲寒冬的时候,我想有必要提醒一下,冬天,意味着有句话“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说明挨一挨就过去了,但这次,明显不是春天要来的迹象,这次是“白垩纪”末期。“白垩纪”末期是什么鬼?很拗口的生物学词汇,他的另一个叫法你也许更熟悉,这个时期是地球生物第5次大灭绝,又称恐龙大灭绝。
是的,放弃对春天的幻想,这是一次长周期的调整,或者顺应潮流叫“新常态”,意味着过去产业的盈利模式和成本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动摇,会产生一次产业的大洗牌。为什么说这是一次根本性的变化?阿里巴巴前参谋长曾鸣教授在他的著作《略胜一筹》中将中国企业的演变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80年代改革开放的初期,我们称为“寻租”阶段。在“寻租”阶段,企业追求的是“好买卖”,就是抓住市场某个空缺,获取一次性的暴利
第二阶段是90年代初期,我们称为“一招鲜”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国从短缺经济走向了过剩经济。消费者开始享有了选择权,也就对产品有了差异化的要求。差异化的第一步往往是通过广告实现的。我先吆喝,消费者认识了我,自然就会选择我。“标王”在这个时期之所以盛行,原因就在于此
第三阶段是21世纪初至今,我们称为“全面竞争”的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是走向一个与世界接轨的,全面竞争的市场经济

其实,放眼后市场外各行各业,都面临这样一个问题,过去市场增长率普遍在50-80%,现在保持20%已经算是超高速发展,高速的增长能掩盖很多问题。问题是不能降速,增速突然下跌到15%的增长率以下,甚至停滞不前,企业都不知道如何生存了,利润率也是如此,汽配从过去几倍的毛利,到现在10-15%的毛利。这不是毛利减少的问题,而是这个毛利下企业没有任何净利润,甚至亏损,当大家都在喊着如何过冬时,我认为企业家都陷入了误区,原来的高利润和高增长不可能再回来了。后市场面临的不是季节性变化,而是气候的根本变化,个位数的利润和增长将成为后市场的新常态,后市场的企业应该调整自己成为适应“白垩纪”气候的新物种,而不是幻想冬天会过去,资本支持下的企业总共打下来不到1%,虽然资本来势汹汹,一波波的持续加码,至今产业获得投资距估计得200亿以上。
当大家生意难做,容易将问题找别的理由。比如,资本冲击,平台价格战..... 让传统生意不好做,但到目前为止,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是:整个供应链连锁及平台的交易总和,只占了不到供应链总量的1%,99%的业务依然在传统产业手里,就像我不认为是因为淘宝、天猫、京东们的出现让传统零售店面难做了一样。电商到现在发展了20年的时间,也仅仅抢占了零售20%的份额。如果说他对传统零售没有影响也是不公允的,但是,因果关系并不是,因为有了电商,所以线下零售店面难做了。而是,传统线下零售店面难做,电商的适时出现,加速了这个过程,结论,没有电商,传统零售的高利润、高增长时代也会一去不复返,“物种大灭绝”气候下的新物种生存指南,那么既然新的气候已经成为一个常态,一次过去气候中的物种大灭绝会来临,那么,在新气候下,新物种会具备什么特征?这些新型的后市场企业又会具备什么竞争力?那么这个新的商业气候我们先来总结一下:
1、低利润
充分竞争下,高利润空间已经不存在,人力成本优势消失
2、产品过剩且同质
技术升级,生产高质量产品的技术门槛和成本都变得很低
3、比特化
越来越多的业务开始联网和数据化
那么,新气候环境下,汽车后市场新物种(企业)的特征我们大致能够勾勒出来
1、传统管理结构瓦解,自雇式创业平台崛起过去高增长和高利润的环境下,企业可以搭建多层级的金字塔型管理结构
高利润支撑了,实际并不产生直接收入和利润的庞大的管理层和职能机构人员
但当利润低于某个阀值后,我们突然发现,利润已经不够支撑这个管理和职能体系
所以,我们近些年看到很多组织创新案例,“海星”、阿米巴、小组制、“让听到炮火的士兵做决策”......
总结下来,这些商业模式都有一个核心共同点:扁平化,去除高昂的管理和职能成本,保持利润
从组织成本上已经无法用低利润满足不符合人性的高昂的管理成本
而是用更符合人性的,鼓励最小经营单位“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式通过自雇式创业,公司成为基础设施搭建和赋能平台的形式
2、网络协同
以上的自雇创业平台,海量“松散”小组的扁平组织结构,最大的问题是,用传统的方式无法完成高效协同
如果贸然的采取这种组织形式,组织间的协同会成为一场灾难
但是,网络互联技术的进步解决了这个难题
我们现在可以轻松的通过移动互联网或互联网完成,过去必须靠多级管理层才能完成的沟通、任务下达、支付等环节
互联网技术让沟通成本极大降低、才让大规模、低成本、复杂协同成为可能
淘宝、天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内外部协同系统
通过这套系统,有效的将供应商、用户、代运营方、淘女郎、淘宝大学讲师、小二等角色高效协同起来
这在过去的商业里面是不可想象的
3、机器取代人(包括决策)
当廉价劳动力的全球化竞争优势很快被磨平后,能够再一次产生成本颠覆性降低的机会在于
机器取代人,这想起来不寒而栗,但这一切都在我们身边发生
比如,传统制造业,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使用机器人取代工人
富士康目前的生产线已经基本完成机器人取代工人的全过程,所以才没有了一年工人十几跳的事情发生
但比个别工人跳楼自杀更可怕的是,产业工人的集体下岗
从企业视角,这是一次颠覆性的降低成本的机会
人无论成本有多低、总要吃饭、睡觉、上厕所,总会有精神高低、总会犯错,但机器只要付少量电费即可24小时无休,高质量无差别输出劳动
而现在企业,机器取代的不仅仅是工人,还有决策!
越来越多的企业构建了强大的数据和业务中台系统,帮助企业完成智能商业决策
这一切,依然是搭建起来后的计算机即可完成,不用再请更多的高段位职业经理人,他们全年无休、数据精确、无七情六欲干扰,最重要的是没有猎头挖角
悟道时刻 :
也许这样你更能明白,美团的ceo王兴2018年底调侃的那句话:
“2019年可能会是过去十年里最差的一年,但却是未来十年里最好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