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wo网站 卡通车市

深度|特斯拉大规模融资背后

2019/5/15 16:55:14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专访时评

   尽管伊隆·马斯克(Elon·Musk)一再强调特斯拉不缺钱、Model 3能够帮助公司盈利,但现实往往比计划更为复杂,在交付不及预期等情况的综合作用下,特斯拉还是重新走上了融资之路。

   美国当地时间5月2日,特斯拉宣布发行272万股股票(总价值6.5亿美元),以及13.5亿美元可转债,共计融资20亿美元。次日晚间,面对投资者的“旺盛”需求,特斯拉又调高了这次混合融资的额度,将发行股票数量提升至309万(总价值7.5亿美元),将可转债额度提升至16亿美元,如此,整个融资规模达到23.5亿美元。此外,特斯拉还给予了承销商15%的超额配售权,理论上特斯拉这次最多可融得27亿美元。

   实际上,这是特斯拉今年的第二次大规模融资活动。此前3月1日,特斯拉曾与中国银团签订了为期一年、总额不超过35亿元人民币的贷款协议,不过上次融资获得的资金主要是用于建设上海的“超级工厂”,而此次的融资则是用于一般企业开支,资金规模也是此前一次的数倍。

   这体现了特斯拉当前的运营困境。在过去一段时间中,通过提前发布基础版Model 3、在全球范围内下调全线产品价格刺激销量,并通过关闭部分实体店、裁员等一系列措施控制成本后,特斯拉交出的“成绩”并不令人放心。

   4月24日公布的一季度财报显示,尽管已经为上海工厂筹得了5亿美元资金,但特斯拉3月底现金流已减少至22亿美元,这一数字较去年年底大幅减少了15亿美元。而去年连续两个季度的盈利尚难持续,今年一季度,特斯拉超预期净亏损7.02亿美元。

   在马斯克的构想中,特斯拉不仅要完成包括Model Y、皮卡等新车型的研发与上市,也要做自动驾驶的领导者,他甚至放言,自动驾驶将使特斯拉成为一家拥有5000亿美元市值的公司。目前,特斯拉的市值仅400多亿美元。

资本市场看好特斯拉?

   一个好消息是,尽管在很多分析师看来,特斯拉的财务状况堪忧,但资本市场并不十分担忧特斯拉的生存能力。

   一方面,特斯拉的融资活动进展十分顺利,在公布初版组合融资方案之后,华尔街的资本以“狼吞虎咽”的姿态迅速抢购一空,因此特斯拉第二天便提高了融资额度,目前23.5亿美元的交易已经完成。

   据悉,此次新发行的可转债执行价为309.83美元,比243美元的官方售价高出了27%,利率则为2%,比特斯拉此前在2017年出售的最后一批可转债资金成本更低,那时的利率为2.375%。

   另一方面,二级市场也罕见地非常“配合”,特斯拉5月2日当天上涨4%,次日又上涨4.5%,而当一家上市公司扩大股本,股价往往会下跌,因为在同等情况下每股收益将下降。

   按照计划,此次发行股票及债券的融资方有权在下个月再次购买3.5亿美元的股票和债券,届时特斯拉将获得最高27亿美元的“输血”。而在此次新股和可转债发售完成后,特斯拉手头的现金流达到40亿美元左右。

   特斯拉并没有详细披露这些现金的主要用途,只表示用于“一般企业开支”。对于特斯拉而言,“一般企业开支”既包括眼前,也包括“诗和远方”。眼前显然是应对订单的交付与维护,而“远方”则包含了Model Y、皮卡等新车型的的研发与上市,也包含了其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迭代与升级。

   据外媒报道,在5月2日宣布融资计划之后,马斯克在与高盛等投资机构举行的电话会议上描绘了其自动驾驶的前景。告诉投资者,自动驾驶将特斯拉变成一家市值5000亿美元的公司,他还表示,特斯拉产品将由于能够通过软件强化自动驾驶功能而实现价值提升,在三年内价值能高达25万美元。

   自动驾驶是马斯克近期展示的核心技术之一。4月22日,特斯拉发布自动驾驶芯片“全自动驾驶计算机”(full self-driving computer),马斯克在当天的发布会上甚至给出了高级别自动驾驶商业化的落地时间表,表示可在2020年推出100万辆规模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

   尽管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行客观上仍困难重重,特斯拉本身也面临着来自Waymo、通用旗下Cruise等企业的竞争,而且其部分技术路线也在业内遭到了质疑,但资本市场似乎在一定程度上认可了马斯克。

   当然也有不同的观点,“华尔街表现出的支持,也可能是在另一方面给特斯拉提供喘息的空间。”一位证券行业分析师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在相关融资文件中,马斯克本人也参与到这次融资中来,而且随着最新融资方案中融资规模的提升,马斯克计划购买股份的资金也从1000万美元提升至2500万美元。

融资闯关

   从更实际的角度讲,此次融资是为了让特斯拉渡过眼前的“难关”。

   2019年,特斯拉预计交付36-40万辆汽车,同比增长45%-65%。加上今年年底有望投产的上海工厂的产能,特斯拉表示,今年全年有望挑战50万辆交付目标。

特斯拉的当务之急面临如何尽快交付的问题。作为一家新进入汽车制造行业的公司,特斯拉在量产Model 3之初,就遭遇过“量产地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Model 3的交付进度都远远落后于计划,令华尔街的分析师们失望。

   去年6月,尽管Model 3的产量上来了,但实际上,特斯拉仍然面临产品出现瑕疵、需要大规模返工的情况。随着今年一季度Model 3远销欧洲与中国,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

首先是物流拖慢了交付速度,其次,特斯拉本身也犯了一些“低级错误”。今年3月初,Model 3被中国海关暂停放行,并且已经放行的车辆也不得销售、使用,原因是有4批次共计1600辆Model 3标识不合规。后来,尽管相关车辆已经陆续交付,但这种“低级错误”也拖延了交付进程。



   随着Model 3基础款、Model Y等新车型的推出,特斯拉可能重蹈覆辙。“新能源汽车面临的问题是销量不稳定,所以供应商也不能给他保证一个持续的供应方案,即便是特斯拉也不例外。”在阐述大规模量产为何是特斯拉的挑战时,一位汽车行业专家表示。

   而在新增订单方面,特斯拉反复摇摆的定价策略和销售渠道也令人担忧。今年一季度,特斯拉多次调整在售产品的售价,并在宣布关闭全部线下门店之后又收回了这一说法。

   在产品层面,特斯拉也遇到了诸多挑战。近期,一辆特斯拉汽车在上海市徐汇区一个车库内自燃,引起了广泛关注;美国本土有一位已故车主的家人将特斯拉告上法庭,原因是其认为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系统发生故障,导致车主在一场车祸中丧命;与此同时,国内新能源打车平台神马专车也因其购买的一批特斯拉车辆出现机电故障,在纽约时代广场投屏“三问”特斯拉维权。

   这些小概率事件未必会大面积影响特斯拉的后续订单,但类似的事件频发,对特斯拉而言也未必不是警醒。

   “特斯拉没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电动汽车市场”一位汽车行业分析师表示,“没有精心设计的营销体系和分销物流,所以客户、员工和投资者管理,对它来说都尤为困难而复杂。



相关资讯

  • J.D. Power:2025中国新能源汽车可靠性研究(NEV-VDS)Pilot调研结果发布

    6月19日,J.D. Power|君迪发布2025中国新能源汽车可靠性研究(NEV-VDS)Pilot调研结果,研究显示,新能源汽车长期可靠性行业总体问题抱怨数为244个PP100,明显高于新能源新车抱怨数以及燃油车长期可靠性质量抱怨数,信息娱乐系统、座椅、车身外观是抱怨最高的三个问题类别。此…

    2025/6/20 12:35:39
  • J.D. Power:新能源车质量抱怨增加,增速放缓

    6月5日,J.D. Power|君迪正式发布2025中国新能源汽车新车质量研究(NEV-IQS),是J.D. Power连续第七年在中国发布这一研究,该研究基于J.D. Power行业通用的新车质量研究IQS体系,并针对新能源车特有问题进行补充,该研究统计和衡量了新能源汽车新车车主在2至6个月的拥车期内遇…

    2025/6/6 0:02:57
  • J.D. Power:插混车型接受度持续走高,与纯电车型感知差距缩小

    5月29日,J.D. Power|君迪发布2025中国新能源汽车产品魅力指数研究(NEV-APEAL),是J.D. Power第五年在中国发布这一研究,该研究衡量了新能源汽车车主在购车2至6个月内拥有和驾驶车辆的各方面体验,运用J.D. Power独有的消费者满意度指数模型,围绕拥车、驾车、补能等各方面来…

    2025/5/30 0:53:43
  • J.D. Power发布:2024年中国车市95后群体洞察报告

    5月20日,J.D. Power|君迪发布2024年中国车市95后群体洞察报告,研究显示,95后已成为新能源车市场中占比26%的关键购车群体。相较于燃油车市场,这代年轻人对新能源领域的消费支点效应更为突出。他们的消费行为理性且高效,有极强的成本意识,更在意产品是否真正契合自身的生活…

    2025/5/21 0:34:02

共有访客发表了评论 网友评论

请注意:如您评论言语不当,本网站有权予以删除!
验证码: 看不清楚?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意见反馈| 汽车全生命周期信息平台介绍

    Copyright © 2017《汽车与社会》杂志社 auto-society.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1828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