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wo网站 卡通车市

跨国汽车制造商扎堆网约车 这个市场真的有那么大?

2019/3/14 13:24:03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张志勇

这两天的汽车新闻中,网约车成为了热搜词。而且网约车的主角由新兴的滴滴这样的公司转变为整车制造公司。但是,在原来滴滴网约车开始遭遇规范整治之后,汽车制造商的网约车就一定能够兴旺起来吗?

据相关的媒体报道称,宝马公司将于12月14日正式在成都开始运营网约车业务。这是宝马公司继在华晨宝马合资公司撤资调整合资股比之后的又一个大动作。

此前,戴姆勒与吉利汽车正式宣布成立网约车的合资公司。吉利汽车早期曾经入股戴姆勒而成为戴姆勒大股东,此次合作也是入股之后在中国汽车市场的深入合作的开始。

今年还有一家跨国公司也在积极进入网约车业务。据悉,福特智能出行有限责任公司和众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合资协议。双方将组建众泰福特智能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当然,这家合资公司是否是众泰福特新能源汽车的业务延续,也为可知。

网约车在中国已经不是新鲜事物,神州、滴滴这些还存在的网约车公司已经成为市场的主导者,虽然其他公司也在开始要进入这个领域,但是面临着服务、资金、客户积累、政策等方面的难题,一时间很难再冲击到现有网约车公司的地位。Uber这家非常有名的网约车公司,在中国市场也不得不最终选择妥协与退出。

而且,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一些整车制造企业也一直在开拓网约车的业务。

比如戴姆勒的smart就是网约车的一个典型代表,后来我们也看到有更多的品牌与车型进入到网约车的行列。然而,市场并没有因为供应端的热情而火爆起来。

网约车大概存在两种方式,一个是没有自有车辆的网约车公司,比如滴滴出行这样的公司,多以出租车、社会车辆为主。另外一类的就是拥有自有车辆的公司,比如神州出行这样的公司。

跨国公司独资或者合资建立的网约车公司大多属于自有车辆的网约车公司。这类网约车公司的最大难题是成本高,因为自有车辆的购买、维护都是需要大量的投入。

高成本对于市场规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从以往的市场看,自有车辆的运营公司要想做到一定的规模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神州公司起步早,而且它专注于网约车业务,在全国市场已经拥有一定的知名度。

当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企业进入网约车业务之后,市场竞争就会越来越激烈。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不可能下载太多的网约车软件,因此,谁的知名度高、谁的服务好、谁的成本低、谁的体验好,谁就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当然,也有可能出现这样的一种情况。某一家网约车公司在某个地方或者某些地方拥有更高的知名度,从而成为这些市场的领先者。然而,这种情况最终会因为更强大的全国知名品牌的存在而很难做大。

这样就又回到一个问题: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网约车市场的目的究竟何在?做大这个网约车公司?还是要消化自己的制造的汽车产品?抑或通过这个方式来扩大提升自己的汽车品牌知名度?

有机构曾经发布一个数据称,到2020年中国网约车市场规模将达到720亿美元,与2015年相比增长11倍。

但是这样一个蛋糕会容许越来越多的汽车整车制造商共同分享吗?


相关资讯

  • Jeep品牌的优秀是真的吗?广汽菲克解剖车为你解答

    眼下的中国车市已然迈入存量竞争时代,在这个全新的买方市场阶段,产品力将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购买汽车时最看重的因素。如果说在过去的卖方市场时期,人们是需要买一辆车,那么今天,人们则是需要买一辆好车。这样的背景下,产品力的竞争无疑成为了竞争的关键。那么产品力究竟…

    2020/7/7 16:04:56
  • WEY品牌仍是多品牌战略四维的延续 未来又走向何方

    WEY品牌是长城汽车最重要的战略之一,但是WEY品牌战略的定位到底能够在投入产出比上给长城汽车带来多少的回报?是否会和不断成长的哈弗品牌产生市场冲突?我们一起来分析下。 战略发展的必然? 长城汽车的发展有运气的成分,但更多是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的战略魄力。 对…

    2020/7/7 15:58:50
  • 唐EV与ES6强强对比 谁更胜一筹?

    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作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最近这几年造车新势力也蜂拥而起,但是大部分品牌仍然在生存之中挣扎。李斌的蔚来汽车算来是其中的佼佼者,但是与有着更长发展历史、更雄厚历史积淀的比亚迪相比,谁更有竞争优势呢? 我们…

    2020/7/7 15:52:22
  • 2020年外资品牌全面推出电动车 中外品牌竞争谁更胜一筹

    2019年,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上,仍然是中国品牌一家独大的局面。但是,2010年,随着几乎所有的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大量推出新能源汽车产品,中国品牌将迎来一次真正证明自己实力的时刻。 从综合各方面的数据可以发现,在2019年前11月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中,以比亚迪为首…

    2019/12/30 13:34:02

共有访客发表了评论 网友评论

请注意:如您评论言语不当,本网站有权予以删除!
验证码: 看不清楚?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意见反馈| 汽车全生命周期信息平台介绍

    Copyright © 2017《汽车与社会》杂志社 auto-society.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1828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