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wo网站 卡通车市

从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看未来汽车产业发展动向

2018/3/28 15:37:17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政策研究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做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2018年的重点工作,发布了部分与汽车产业相关的政策信息,如“新能源汽车”、“二手车”、“人工智能”、“共享经济”、“企业税费”、“创新体系建设”等,这将对2018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1、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报告提出: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推动集成电路、   第五代移动通信、飞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发展,实施重大短板装备专项工程,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大幅压减工业生产许可证,强化产品质量监管。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达标,弘扬工匠精神,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

 

  相关分析:新能源车持续受到国家重视,被界定为产业强国的重点。结合19大报告,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党的十九大进行了系统部署,强调创新发展理念的首要地位,明确了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五个强国”建设以及打造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具体目标,制造强国是政策的具体落实,体现了党和国家政策的体系完善。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既是制造体系,也是交通强国的组成,很有综合代表意义。

 

2、取消二手车限迁和新能源车免税

 

  报告提出: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推进消费升级,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将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再延长三年,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

 

  相关分析:取消二手车限迁,将扩大换购需求,尤其是限购城市消费者的购车档次较高,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二手车限迁,不利于新车消费,尤其是换购升级的消费群体。所谓“二手车限迁”,即对不符合一定排放标准或初次登记日期规定的二手车限制迁入,很多城市以国四排放标准和5年为限,凡不符合标准的外地二手车不能落户。限迁政策已成为二手车行业发展的瓶颈之一,随着限迁政策的解除,二手车将实现全国大流通。

 

  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再延长三年应该是去年的政策文件,此次再次强调的意义也很大。应该是到2020年不交购置税,未来还是要交的。

 

3、新能源汽车领域将全面开放

 

  报告提出:促进外商投资稳定增长。加强与国际通行经贸规则对接,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全面放开一般制造业,扩大电信、医疗、教育、养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开放。

 

  相关分析:20176月发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已经明确要放开外商在华建立生产纯电动汽车整车产品的合资企业数量限制,以及汽车动力电池外商投资股比限制。按照国务院39号文的要求,未来将研究出台减少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外商投资限制的政策措施,持续推进该领域对外开放。

 

  近期的宝马与长城、众泰与福特的合作都是国家政策宽松后的产业新机遇。

 

4、下调汽车进口关税

 

  报告指出:积极扩大进口,办好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调汽车、部分日用消费品等进口关税。我们要以更大力度的市场开放,促进产业升级和贸易平衡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

 

  相关分析:在前期召开的达沃斯论坛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表示,在扩大进口方面,未来还要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将有序地降低汽车进口关税。此次的两会更明确的提出下调关税的工作部署。说明下调关税已经是重大的眼前事件。汽车进口关税下调,对国内消费升级的促进巨大,对于想买进口车的消费者来说是一大福音。但对国内豪华车品牌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利润压力,毕竟关税少了,价格低了,利润也就低了。

 

  关税降低不利于一汽集团、华晨集团、北汽集团等国有大集团的利润稳定增长。大集团需要自强,尤其是是有开放和认识自我的胸襟,不要盲目发展高端品牌,短期内自主高端豪华没有希望。

 

5、开展柴油货车超标排放专项治理

 

  报告提出:推进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推动钢铁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实行限期达标。开展柴油货车超标排放专项治理。

 

  相关分析:近两年政府铁腕治霾的保卫蓝天行动效果显著,对重型柴油货车集中停放地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对未添加车用尿素、DPF工作不正常或尾气检查不达标的重型柴油货车进行处罚,都是很好的。

 

  对机动车的排放污染的理解也是日益清晰,柴油车污染是攻坚战,不是短期见效的。只有有效降低柴油车污染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才算抓住问题根源。对未来新能源车发展将有很好的促进。

 

6、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

 

  报告指出:发展壮大新动能。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发展智能产业,拓展智能生活。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7、推进共享经济发展

 

  报告指出: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水平。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力人才资源,这是创新发展的最大“富矿”。要提供全方位创新创业服务,推进“双创”示范基地建设,鼓励大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放创新资源,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形成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格局,打造“双创”升级版。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支持优质创新型企业上市融资,将创业投资、天使投资税收优惠政策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推动人力资源自由流动,支持企业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加大高技能人才激励,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拓宽外国人才来华绿色通道。集众智汇众力,一定能跑出中国创新“加速度”。

相关资讯

共有访客发表了评论 网友评论

请注意:如您评论言语不当,本网站有权予以删除!
验证码: 看不清楚?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意见反馈| 汽车全生命周期信息平台介绍

    Copyright © 2017《汽车与社会》杂志社 auto-society.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1828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