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就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路透社记者:
第一个问题:中国电动汽车发展迅速,但是近来遇到一些有关汽车制造商和消费者方面的阻力,因为消费者很难接纳这种驾驶方式的转变,所以我想知道科技部是否会采取相应措施,帮助消费者和各界接纳电动汽车这个概念?
第二个问题:美国企业家马斯克公开向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希望美国总统可以重点关注中美之间由于电动汽车及相关领域所造成的贸易不平衡问题,请问万部长对这个问题怎么看?谢谢。
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
我跟马斯克已经认识很长时间了,我记得大概是2008年年初,我就曾经驾驶过他们当时开发的第一辆电动汽车,我们这些年经常有交流。马斯克第一次到中国来,就开着他的特斯拉车到了科技部,我们共同研讨电动汽车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和我国的优势。
我们从2001年开始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对电动汽车的发展,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电池、电机、电控技术,通过产学研结合,开展从基础到技术方面的研究。十年以后,我们开始启动了大规模推广。
在2008年奥运会、2010年世博会上,电动车和广大的潜在用户见面,得到了很好的评价。2010年,我国开始进行推广,启动了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如关键技术的研发、产学研结合方面的支持等,特别是加大了电动汽车的财税鼓励。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77.7万辆,累计保有量达到160万辆,两个数据均占到全球的50%。
我们发展电动汽车最重要的,一是优化能源消耗结构,减少石油依存度;二是为了减少大气污染,特别城市中的大气污染;三是电动汽车作为载体,对于自动驾驶、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来采用共享模式,有特大的潜力来帮助缓解交通拥堵。同时在世界范围内,从传统汽车逐步向电动汽车发展,已经成为一个趋势。我和各国的企业家、跨国企业交流都比较多,在这个交流当中,我们可以互相沟通。
目前许多国家的汽车品牌,比如宝马、大众、奥迪、通用、福特等企业的电动汽车,都已进入中国市场,由中国合资企业生产,在中国市场享受同等待遇,在合作中实现优势互补。
我和马斯克在接触当中,好像没有听到过他对我们提出什么问题。我想告诉你的是,中美在电动汽车的合作也十分紧密,我们和美国能源部有一个联合研究中心,三大关键内容,第一是节能建筑,第二是清洁煤利用,第三个是电动汽车,包括卡车的高效使用,这个合作在科技创新的平面上并没有障碍。如果有什么问题,我觉得我们都可以沟通交流,我也很欢迎美国的企业家能到中国来,除了电动汽车,我觉得中美只要多沟通、多交流,二者的科技创新合作是不会有障碍的。
从78年开始,邓小平同志第一次访美的时候,就签订了关于中美科技合作,这个合作一直进行到现在,陪伴着中国改革开放的40年,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很希望这些合作顺利进行下去,我也很有信心,因为我们的科学家、企业家之间已经和政府相关部门建立了很好的沟通合作机制。中国的电动汽车发展是世界电动汽车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我们欢迎各国的电动汽车都到中国市场来,使我们都能够享受到多样化的产品和多样化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