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wo网站 卡通车市

月销全球前三,比亚迪用“技术利剑”树立中国品牌新样本

2024/9/9 23:41:38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专访时评

在过去几年里,全球的乘用汽车产销量没有明显的增长,但中国新能源汽车却凭借持续的探索和深耕,呈现出逆势爆发的增长态势。其中,比亚迪的表现最为亮眼。相关销量榜单显示,今年7月比亚迪以31.56万辆销量跻身全球第三。放眼全世界,比亚迪的月销量仅次于丰田和大众,并将本田、福特、现代、铃木、日产等传统汽车巨头甩在身后,成为全球汽车工业版图中一颗冉冉升起的中国星。

在全球车市中大放异彩的同时,在国内,比亚迪上半年营业收入首次超越上汽集团,位列国内主流车企第一。8月底比亚迪公布的2024年上半年财务报告更让人感到惊喜——其营收、利润、毛利率多项数据表现亮眼。上半年比亚迪总收入达到3011.27亿元,同比增长15.76%。净利润则达到了136.3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4.44%。

在研发投入方面,比亚迪稳坐A股研发之首,上半年投入了20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2%,再创新高。这几乎等于长城、理想、吉利、长安之和,是长城的三倍、吉利的四倍。值得关注的是,这一研发投入金额比当期的净利润还高出约65亿元。数据显示,在今年上半年的研发费用排名中,比亚迪从5300多家A股上市公司中脱颖而出,位列第一!

对于全球汽车企业而言,“技术创新”永远都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在比亚迪,研发投入高于同期净利润是常态,也是基本操作”。截至目前,比亚迪在技术研发领域的投入已接近1600亿元,也正是这样真金白银地发力,比亚迪的“技术利剑”才会更锋利。在深圳坪山区的比亚迪总部大厦内,有一面由比亚迪员工申请的技术专利组成的“专利墙”,墙上“技术为王,创新为本”八个大字显得格外瞩目。轮传了解到,目前比亚迪的研发人员超过10万人,在全球车企中位居首位。

无论是满墙的专利还是全球领先的人才数量,比亚迪已经构建起了一条抵御市场波动的汽车技术“护城河”。也正是技术层面的不断创新和迭代,让比亚迪成为投入新能源领域最早、表现最好的汽车品牌。

在“技术利剑”的加持下,“云辇底盘”“易三方”“易四方”“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刀片电池”“e平台3.0”“璇玑架构”等陆续被比亚迪推出,成为打破市场现状,解决消费者用车痛难点的关键技术,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技术平权到技术普惠,让更多消费者体验到电动化、智能化带来的美好。

比亚迪的出色表现也遭到了一些无良媒体的恶意抹黑,这些人试图通过“负债”这一单一数据诋毁比亚迪,无疑是非常荒谬的。单看一家公司的负债而不考虑资产负债率无疑是不全面的。在评估公司的财务状况时,应该同时考虑负债和资产负债率以及其他财务指标等,以获得更全面的视角。从2011年至今,在过去的14年里,比亚迪有13年研发投入高于净利润,这样的努力,怎么能够视而不见?

“痴迷”技术研发的比亚迪,没有选择“技术独享”,而是选择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前不久,比亚迪方程豹与华为乾崑智驾在深圳签署合作协议,中国两大科技巨头的强强联合,也让很多人看到了中国汽车行业乃至科技界持续发展的更大希望。

正是靠着技术领域长期坚持深耕和投入,比亚迪才能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上牢牢占据主动权,旗下产品在这些先进技术的加持下,不仅在续航里程、电池安全、智能配置等方面表现优异,同时在造型设计、驾乘舒适性等领域也有明显的突破和进化。

立足中国市场的同时,手持“技术利剑”的比亚迪正加速“出海”的步伐。7月4日,随着一辆辆崭新的海豚驶出工厂生产线,比亚迪泰国工厂正式宣告竣工投产,同时这也是比亚迪第8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历史性时刻。8月底,欧洲经销商集团Hedin Mobility Group官网消息显示,其与比亚迪签署协议,拟将子公司Hedin Electric Mobility(即比亚迪汽车及零配件在德国市场的指定经销商)出售给比亚迪,该交易预计将在2024年第四季度完成。

今年1-8月,比亚迪海外销售新能源乘用车累计达到约26.49万辆,同比增长125.46%,实现翻倍式增长。截至目前,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已遍及全球88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座城市。除泰国外,比亚迪还在巴西、匈牙利、乌兹别克斯坦等国设有生产基地。

随着比亚迪泰国工厂的投产,比亚迪出海战略再次提速。“技术为基奋当先”,比亚迪已在国内外市场用实际行动,树立起一个中国品牌的新样本,擦亮中国智造新名片。相信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如比亚迪一样的中国品牌,驶入出海“快车道”。中国汽车产业也将为推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可持续发展,助力全球汽车产业绿色变革,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资讯

  • J.D. Power 与 AutoLab辅助驾驶评价体系签约仪式成功举办

    近日,J.D. Power|君迪携手专注汽车智能化报道与智能化测试的专业媒体AutoLab,共同发起辅助驾驶评价体系。双方将充分整合各自在数据研究、行业洞察及技术测评等领域的核心优势,以客观严谨的研究方法、覆盖多元场景的测试标准,构建一套科学、透明、贴近用户真实需求的辅助驾…

    2025/4/25 23:31:23
  • J.D. Power:工信部出手,“智驾”迎来双重校准

    4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释放出监管 “加码” 的明确信号。会议强调,车企应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切实担负起生…

    2025/4/21 23:15:57
  • J.D. Power: “智能化” 支撑起中国汽车的 “新豪华”

    在J.D. Power看来,那些真正能够穿越周期的豪华品牌,必定是在新时代中找到新锚点的企业。这条路径,不靠堆料,不靠冲高,而靠对“用户需求”的精准理解与真正兑现。豪华感的“初速度”,源于产品设计在“新豪华”的价值结构中,设计始终是用户体验的起点。消费者对豪华的第一…

    2025/4/18 16:05:41
  • J.D. Power:豪华新能源应该怎样弥合“价值”与“价格”落差

    随着2025年上海车展临近,一场围绕“豪华”的品牌竞速赛愈演愈烈。在新能源加速渗透的当下,消费者对“豪华”的认知,已经悄然生变。尽管新能源车在智能、体验等方面快速进化,但在高端新能源市场,“价格”与“价值”的落差仍未完全弥合:用户愿意为豪华买单,却仍在观望“豪…

    2025/4/18 1:05:31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意见反馈| 汽车全生命周期信息平台介绍

Copyright © 2017《汽车与社会》杂志社 auto-society.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1828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