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一个后市场人开始废掉的7个迹象》发出后,很多朋友关于“资源整合”这个问题聊的比较激烈。我引用一位老大哥对“资源整合”的解释来说明一下,如何辩论“资源整合”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举个栗子先
拿做饭举例,A有土豆(市场价2元),B有西红柿(市场价1元)。C出现说做资源整合,把A的土豆拿来,把B的西红柿拿来。一起往外卖,对不起,这是假的。被骂骗子的几率高达99%。
因为你在整个生意过程中没有实质性贡献,并没有给商品带来增值。
何为真的资源整合?
同样上个例子,A有土豆(市场价2元),B有西红柿(市场价1元)。C将A的土豆拿来切条,油炸加工;将B的西红柿做成番茄酱。然后将炸土豆条配番茄酱做成一款产品,叫炸薯条。卖10块一包。A因为提供土豆的账期,所以卖掉薯条后得到3元,同样道理,B得到了2元。C因为自己的厨艺和产品包装能力获得5元。
因为C的整合带来了整体产品溢价,由3元成本溢价到了10元。给整个产业链价值造成倍增,让各个参与环节都带来了收益增值。
如果再厉害点,将薯条生意连锁化,比如薯条店干大了,取名麦当劳。一包能卖20元。
什么前提下才适合资源整合?
以上的例子,也是错的。因为从薯条加工来说,大概率的不会这样做。因为,土豆和西红柿不属于稀缺资源。仅仅提供账期和后结款,不足以有足够的被整合价值,也就说C通常会自己解决掉土豆和西红柿问题,自己把7元挣了。而不再分3块钱给A和B。
那么,真正适合的场景是,A和B都有自己的稀缺资源,是C在短期内很难自己构建的,或者构建起这类资源的成本远远高于直接和A,B合作。
所以,拿后市场来说,A是优质汽服门店,B是优质的零配件。我们看到很多C出现,说要做资源整合,然后做个网站,建个仓。希望通过效率提升,让整个交易增值,但是,往往自己的“厨艺”不精,发现自己参与了之后,实际上并没有让A和B都多赚到钱,还先把人家的资源拢过来去找D(VC爸爸)要钱去了。
涌现了很多伪厨艺,比如SaaS系统、配件电商网站......
所以,“厨艺”很关键,谁能让整个产业链环节快速增值,才能良性的驱动更多的A和B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