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wo网站 卡通车市

扩大汽车消费的城市发展政策研究

2016/11/7 9:30:41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政策研究

一、中国面临的挑战

    我国机动车总量的70%以上集中在全国600多个城市,并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 由于我国城乡收入和地区收入差异大,沿海发达地区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必然是我国私人小汽车的主要市场。

    我国现在公路和城市道路总里程为149.3万公里,其中城市道路为29.3万公里,约占20%。但却容纳了50%以上的机动车和更高比例的机动车交通量。城市交通系统支撑着占全国70%以上的经济运行、社会、文化和行政活动,城市交通系统已成为对国民经济有全局性影响的基础产业。

    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增长与机动过程的启动几乎是同步发生的。耕地资源稀缺又形成了高密度的城市结构,政策开放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也使我国突然面对着一个完全成熟的现代跨国汽车工业,这就迫使我国城市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既要容纳更多的人口,又要为民族汽车工业提供市场;而不象发达国家的城市那样有一个相对缓慢的城市交通系统与汽车产业相互适应与进化的过程。可以预见:在未来的15-20年内,我国城市将同时面对人口、土地和机动化三方面的沉重压力。对此,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小汽车的发展在改变中国的社会,中国面临着新的挑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府缺乏协调发展的认识和调控能力

    国内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诸多方面,从中央到地方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并没有认真考虑经济发展带来汽车的发展,并对这种发展带来的巨大影响和变革估计不足,几乎大部份的城市仍然采用非机动交通为主体交通模式下的规划、建设管理手段以及技术标准。交通经济与环境问题重视尚未提到工作日程上等。

    从国家决策到专业管理部门在考虑扩大汽车需求时,到目前为止,还停留在经济与销售市场领域,并没有深入到如何培育一个健康的良性的汽车发展运行市场上来。并没有深入到对汽车发展影响重大,且汽车发展严重波及的城市和城市交通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上来,缺乏从战略高度对汽车与城市交通产业的协调发展的认识,缺乏调控需求管理能力。

2 城市交通供应与需求严重失衡

    中国城市交通目前处在不但要考虑如何有效配置现有能力和资源,同时还考虑扩大这种能力和资源的供给,以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的发展阶段。

    目前交通供需的失衡对交通系统的各种交通方式都存在,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在数量、布局上与城市交通需求相差过大,与我国城市交通特征也不符合,近年来机动车辆的大幅度增长使城市道路建设的成绩被机动车的交通需求淹没。公共交通从规划到建设,资金的投入和车辆的生产(尤其是轻轨和低污染的舒适性的公共汽车)以及运营、国产化问题、科技投入、整个公共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平等发展上严重都滞后。

3、机动化交通对城市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

    城市其它污染源(背景污染)正逐步得到治理。而城市机动车交通造成的空气污染占整个城市大气污染的一半以上,机动车已成为城市最主要的大气污染源和噪声污染源。随着机动车拥有量的高速增长,我国城市污染有加重的趋势。

4、缺乏稳定的城市交通建设资金渠道

    城市道路建设缺乏稳定的建设资金渠道、维修养护资金缺口很大。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来自:地方财政预算拨款、国内外贷款、以及其他收入,包括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配套费、城市综合开发的土地出让金、其他各种名目的收费,而城建维护费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

    城市道路基本上是无偿使用,很难吸引多方面的资金投入到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中来,只能由城市政府完全承担其巨大的建设投资和风险。为了适应迅速增加的机动车交通需求,重建设、轻维护的倾向十分严重,致使已有道路功能不能正常发挥,新建道路资金短缺,公共交通的发展资金更无着落。

5、税费收取与管理不合理

    目前国家对汽车的税费收取与管理是:抑制汽车的购买,鼓励汽车的使用。在汽车购买与使用的税费上,费大税小,地区收费的差距大税收资源使用没有体现收费和建设责任对应的原则。

       这种政策与国际上汽车发展规范的原则不同,造成交通的拥挤;造成使汽车购买与使用税费地方化管理的倾向越来越严重;造成我国城市之间的车辆拥有极不平衡;造成汽车收费的随意性与不连续性,也同时造成汽车收费的流失、挪用,不能投入到交通环境的改善上来。税收资源的分配不是按城市道路和公路的使用和实际的交通负荷来分配,以及交通调控需求的原则来分配,不能保证城市政府支持汽车产业发展的积极性。资金分配和使用的不平衡致使道路交通无法良性发展,制约了城市和城市交通系统和私人小汽车的发展。

6、机构设置不适应现代交通发展的需求

    改革开放20年,为什么中国城市交通发展如此缓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体制问题。扩大内需更涉及到需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城市交通发展管理体系来保证汽车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协调。然而,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将交通系统切块分散管理,相对独立的体制,部门之间职能交叉严重,在整个交通系统的管理中,对城市交通的管理最弱,几乎没有一个权威的机构,对城市交通不断出现的变化国家也在穷于应付,很少通盘考虑其正常的发展。 

       这种情况造成: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很难与相关交通系统平衡发展。这种体制制定政策和法规的结果,必然难以对城市交通发展作出应有的反应,更别说是对中国目前快速发展的城市交通发展进行指导。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过分强调其对于某一行业发展的影响,而忽略了政策实施对于其他行业或部门影响的研究,对于关系到交通综合发展的政策和法规却无人进行研究。政策的制定过程和执行结果脱离是这种体制下出现的又一悲剧性结果。

7、国家政策环境缺乏协调,相互矛盾

    国家层面:一系列与汽车和城市交通发展有关的重大的政策问题,尚没有摆到同一层次统筹协调,政策上的矛盾,使市场封闭、管理迟钝,权威丧失,不仅是汽车发展的障碍,也使城市交通进退维谷

    地方层面:而地方政府制定的政策主要从当地出发,在国家缺乏保障调控手段和能力时,难以与国家政策相应的协调。部分城市已经制定的限制居民车辆购买的高收费政策,一直实施至今,充分说明了这点。

三、对扩大汽车内需的政策建议

1、实现双赢战略的关键点和规律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实现双赢战略的关键。是扩大内需汽车市场良性循环体系示意图。

要遵循这种规律,并创造符合这种规律的政策环境条件。

    在整个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必须对轿车市场循环中的三个关键环节进行管理与调控。车辆购置阶段税费、车辆使用阶段税费、税费资源投入方向。车辆价格降低,刺激居民车辆消费需求,扩大销售市场,促进汽车生产,车辆使用税的合理收取,调节需求,例如鼓励购买、抑制在城市中心区的使用。同时,通过扩大销售回收的资金,投向城市基础设施(包括公共交通),改善交通设施提高供应容量,并使车辆成本降低,从而启动车辆销售市场扩大的下一个循环。这三个调控的关键环节是保证汽车发展的重要的支撑件,缺一不可。同样需要指出的是:三个环节的调控完全有赖于政策、机构、技术、管理的一致性,经济、和技术之间的协调及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2、建立促进启动轿车市场形成的合理资金循环体系

    逐步降低车辆销售阶段的税,提高持有和使用阶段的税,形成合理汽车发展环境的税收政策。

    建立严格的税费制度和税收使用政策,才能保证对车辆的收费使用能够用到改善汽车市场环境的形成上。

    在现行管理体制下,国家需要给国家主管城市交通发展的部门相应 的经济调控能力。

    政府在多渠道、广泛地筹集资金的同时,还必须有稳定的城市交通建设资金来源。

    国家在道路交通的资金投入上应逐步从公路转向城市交通、城市交通的重点发展是大容量的轨道交通和公共汽车交通。尤其是地面轻轨系统。这是由于中国特定的人口、资源、土地模式所决定的。也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3、制定协调的交通发展政策和法规

    城市交通的发展政策、汽车工业发展政策、城市土地政策,环保政策,以及建设资金投入政策和税收、价格政策等一系列关于国民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的重大政策问题,通盘考虑。必须将城市交通发展政策纳入国家能源交通政策制定中统一考虑必须对城市用地布局、规划与设计的一系列的技术设计标准、建设标准、规范和法规进行引导性研究、调整、修改。 必须对城市交通管理有关交通法规进行引导性研究、深化 必须对公共交通发展进行立法保障。

4、建立国家和地方的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管理机构

    在条件成熟时:应尽快建立国家运输统一管理机构,并将城市交通纳入国家运输体系统一管理,赋予它与民航、公路、水运、铁路同等地位,确立在国民经济和国家运输系统中的地位。在其职能中应将需求管理中重要的运输方式——公共交通放到重要的位置(因为:中国资源和人口问题大),强化管理和加快发展(因为它现在太落后),改变目前条块分割的局面,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整体效益。

    考虑到历史与现实的情况,在现阶段:国家应明确在建设部组建城市交通司,尽快强化对城市交通发展与建设的管理。不应在将公共汽、电车,出租、轮渡简单的按公用设施行业管理和道路的市政管理。待国家时机成熟时,可纳入国家交通运输统一管理机构。但不是现在的交通部职能(现在交通部实质是公路、水运管理)。

5、改善城市交通环境,促进产业发展

    各城市应重新审查城市和城市群交通的需要,制定新得能以最小的总费用提供最大的使用的战略。

    重视交通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与调整,强化机动化发展的交通意识,对现有的用地和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修编,并开展相应的研究。

    发展快速的、大容量、方便、舒适、多样化的公共交通系统,并全面改善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改革公共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政府应逐步培养管理各种经营体制进入运营市场的能力。建立相对独立的机非分流系统;为步行和骑车人创造方便。调整路网结构、加密路网,改善交通行驶环境。

    强化对停车设施的建设与管理体系的建立。明确停车场发展建设管理的行业归属,必须实行行业统一管理。建立投入运营投入的循环体系。

    建立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和换乘枢纽。在整个综合交通发展战略引导下,系统考虑快速路、轨道交通系统设施的建设与发展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考虑快速路系统和城市外围的高速公路的衔接;城市轨道交通与市郊铁路的衔接,及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等强化交通需求管理,大幅度降低车辆的成本,改革公车制度,取消不合理收费,使车辆使用支出能够左右车主的出行决策。提倡采用先进的手段对道路、停车使用根据不同的空间、时间进行收费和对拥挤进行收费,利用经济手段调节车辆出行的时间和空间。需求管理技术和法规的建设在中国还需要加强研究。

附言:采用该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估

    如果国家能够采纳该政策的建议,尤其是机构、资金、政策三项能够落实,并逐步形成完善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城市交通管理体系,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将是很快的。随着政府对城市交通需求调控能力的增加,扩大汽车内需市场、促进经济发展,与城市交通环境的改善将开始进入良性循环,并逐步形成良性市场,得到有效的效益。在这一过程中,我国政府将逐步认识和适应小汽车交通发展带来的挑战,为下一世纪现代化城市管理和城市运输效率的提高,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基础。、

    强化交通需求管理,大幅度降低车辆的成本,改革公车制度,取消不合理收费,使车辆使用支出能够左右车主的出行决策。提倡采用先进的手段对道路、停车使用根据不同的空间、时间进行收费和对拥挤进行收费,利用经济手段调节车辆出行的时间和空间。需求管理技术和法规的建设在中国还需要加强研究。、

    引入新的交通观念和新技术。如:在交通设计、规划、管理上采用现代交通工程的设计理论和意识进行交通设施的规划与设计;突出以人为本并适合机动化的发展,使交通发展纳入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范畴;在决策技术方面应改变完全靠工程解决问题的思路,需要充分采用现代交通工程技术、城市规划设计技术、环境技术、社会、运输经济和系统工程等的综合性学科的应用去解决面临的问题;采用包括电子、材料、通讯等在内的ITS产业等高新技术;建立公交优先的运行系统,和停车诱导系统;开发适应与我国城市交通的新车型,改进车辆的设计标准,加快低污染车型、燃料的研制与开发,降低污染。

基本的结论

    汽车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但因我国特殊的发展情况,汽车在城市中大规模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前提,才能保障汽车内需市场的顺利启动,而不对城市交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种前提的建立因涉及到管理体制的改变、政策的协调、城市交通投资体系的建立以及城市交通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以及交通人员素质的提高等等,需从现在开始着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我们应该理性的看待这些问题,但必须从现在开始着手解决。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关系到汽车产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的实施,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未来城市交通能否支撑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目前我国部分城市交通已经在恶性循环的边缘,对此应当有清醒的认识,国家和社会需要克服部门利益的纠缠,将我国汽车产业和城市交通产业的发展的引向健康之路,不要走曼谷、台北的路。

采用该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估

    如果国家能够采纳该政策的建议,尤其是机构、资金、政策三项能够落实,并逐步形成完善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城市交通管理体系,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将是很快的。随着政府对城市交通需求调控能力的增加,扩大汽车内需市场、促进经济发展,与城市交通环境的改善将开始进入良性循环,并逐步形成良性市场,得到有效的效益。在这一过程中,我国政府将逐步认识和适应小汽车交通发展带来的挑战,为下一世纪现代化城市管理和城市运输效率的提高,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基础。

 

相关资讯

共有访客发表了评论 网友评论

请注意:如您评论言语不当,本网站有权予以删除!
验证码: 看不清楚?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意见反馈| 汽车全生命周期信息平台介绍

    Copyright © 2017《汽车与社会》杂志社 auto-society.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1828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