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日因下雨而骤降的气温在这天清晨开始便急剧升高,午后的阳光更有了些“秋老虎”的炎威。哈弗技术中心大楼巨大的玻璃墙幕反映着蓝天白云,中心内发布会现场已座无虚席——其中包括来自全国范围内的200名记者,对于一向“慎言笃行”的长城而言,这是本年度难得的盛典。
但对与会媒体而言,大家更关注的并非场面如何“盛大”,而是希望弄清楚:欧拉是“什么”,以及长城推出这一崭新的新能源汽车品牌的意义。
欧拉是什么?
“资深媒体人”对欧拉并不陌生,它最早出现在2008年的北京车展上,但当时它只是一款概念车,当初很少有人想到,在十年之后的2018年北京车展上,欧拉已经成为长城旗下独立纯电动汽车品牌。
长城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较相当多的竞品而言略微“晚了一些”,但这并非意味着布局仓促:魏建军何尝打过无准备之仗?!对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后来者”,欧拉谋定而动,厚积薄发。
从研发设计方面看,欧拉研发团队成员包括来自美国和欧洲的三电系统研发专家,外观设计是由日本横滨设计中心主力完成,起点颇高;
从产品线看,目前欧拉旗下已有三款车型亮相,分别为欧拉iQ、欧拉R1、R2。其中欧拉正式推出的R1和R2两款定位于微型车的量产车,主要适合于城市生活用途车辆。除R系列车型外,欧拉还成立IQ系列,主打共享用车和家庭用车市场。在A00-A级别内,产品覆盖相当完整;不仅如此,在新能源领域,长城与宝马合资的产品将集中在A到B级别的紧凑型区间,后面还有氢燃料的新平台,面向中大型车细分市场。目前长城已经建立研发中心,配套的工厂设施也在同步推进。一句话:从欧拉开始,长城将快速全面的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
正是这一切让长城汽车副总裁欧拉品牌总经理宁述勇底气十足,他在发布会现场现场掷地有声的表态:长城汽车在电动车上坚决不做油改电,我们只做真正意义上的新能源车!此语一出,看似“舍弃”了颇多——毕竟以长城旗下丰富的热销车型,做“油改电”介入新能源领域是一条其他品牌擅走的“捷径”。而他的另一句“欧拉将坚持正向开发”更看似堵住了另一条“坦途”——对于长城而言,欧拉这个新能源领域将通过100%正向研发打造的纯电动汽车品牌,前期的努力是巨大的。但综合前述可以看出:长城的“舍”是因为对欲“得”的一切胸有成足。
欧拉是什么?我们或许可以这样总结:这是长城在新能源领域正向开发并倾力打造的“电动小车”领导者品牌,是长城进军新能源的急先锋——它来的也许稍晚,但来势凶猛。
“分蛋糕”的“刀叉”与“做蛋糕”的格局
如果把新能源车市场比作一块“蛋糕”,欧拉“分蛋糕”的“刀叉”相当锋利:从产品看,欧拉第一款车iQ将于今年8月底的成都车展上市,欧拉R1、R2将分别于2019年1月、3月上市。欧拉新产品推出堪称紧锣密鼓;更由于不受“油改电”的制约,欧拉品牌产品基于专用电动车架构平台——ME平台进行打造,空间、安全性、效率等方面无需拘泥于传统燃油车的车身结构,在相对较短的车身长度内实现了尽可能大的轴距——从产品层面而言欧拉的“舍”也颇有所“得”。更值得一提的是欧拉R1搭载了125Nm/35kW的永磁同步电机,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160Wh/kg,总电量33kWh,NEDC续航里程达350km——对于这样体量的产品而言,这一切都是很好的卖点。
更值得竞品关注的是欧拉产品的销售模式:长城汽车将依托欧拉品牌建设新的商业生态,将探索新零售模式与传统渠道形成三位一体架构。
在传统终端层面,欧拉在2018年将实现在72个主要城市布局100家以上专营店、80家以上店中店、200家以上分销店,2019年专营店将增加至150家、店中店减少至20家、分销店则将扩至300家。
在新零售业务层面,欧拉将和天猫、京东、苏宁易购、58同城等电商平台展开合作。此外,欧拉还计划与滴滴出行、美团、首汽约车等网约车平台合作——概括而言,欧拉推出后因有诸多平台助力,其“落地”速度将非常迅猛。这一“做蛋糕”的思路格局颇大,如果这一模式成功,对新能源汽车的销售而言,可以提供一个极好的样本。
“先找人再切场景” 欧拉盯准更广阔市场
谈到欧拉的品牌内涵时,宁述勇说:欧拉就是以开放合作的姿态,以互联网和用户思维,以创新的力量打造城市新一代电动小车,它的品牌标签就是品质、安全、科技。他认为欧拉更广阔的市场是出行服务:在某些地方,(我们认为)出行服务的窗口期就是两到三年。出行市场的蛋糕大概是1万亿人民币左右的规模,现在只有3000亿左右,所以美团也要杀进来,这是一个巨大的蛋糕,网约车比分时租赁来的快而且模式还要好。长城正在变革,而且变革的决心很大,要求快,没有速度和一定的量级、一切无从谈起。
“欧拉品牌才刚开始运作,我们把合作伙伴布在三四五线城市,我们自己在一二线建店,以此保证覆盖到不同区域。我确实相信政策放开以后,电动车的市场在三四五线,因为那些地方充电很方便,充一次电的费用也比加一箱油低很多,而且三四五线城市的里程短,县城和县城之间不过几十公里。甚至有些二手车市场将来都可能布到三四五线城市去。所以我们其实是定位在一二线城市,但销售覆盖全国,因为三四五线城市也有标杆作用。欧拉的市场进入方式,更多是先找人,然后再切场景。我们的竞争品牌领克,是先找场景再找人。所以我们是不同的思路。”
在谈到长城为什么要造一个崭新的新能源品牌时,宁述勇坦言:我们为什么要单独做一个新能源品牌?源自于造车的态度,长城汽车就是重技术和重产品的,我们做新能源车不是为了拿补贴,我们希望欧拉的车上市之后,消费者自己购买形成自己的价值。
在产品战略发布的同时,长城汽车推出了出行品牌欧拉出行。欧拉出行承担了长城汽车由汽车制造商向出行服务商转型的重任。它立足京津冀地区,主要在华东、海南、西南等地拓展,计划在2020年完成200个城市布局,2025年拓展全球化市场。
尾声:长城的“欧拉恒等式”
瑞士教育与研究国务秘书Charles Kleiber曾对本国近代伟大数学家欧拉如此赞誉:“没有欧拉的众多科学发现,今天的我们将过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长城用“欧拉”来命名自己的第一个新能源汽车品牌时,除向与阿基米德、牛顿与高斯齐名的数学家莱昂哈德·欧拉致敬外,也许还有另一层深意:作为欧拉诸多伟大研究成果之一,欧拉恒等式(也叫做欧拉公式)被公认为“数学里最令人着迷的公式之一”,它将数学里最重要的几个常数联系到了一起:两个超越数:自然对数的底e,圆周率π,两个单位:虚数单位i和自然数的单位1,以及数学里常见的0。因此,数学家们评价它是“上帝创造的公式,我们只能看它而不能理解它。”产品、销售、市场同样也是汽车领域里的“常数”——无论是什么“新旧势力”造车,好的产品、靠谱的销售渠道与蕴藏潜力的新市场都是竞争取胜的法宝。从目前看,长城的“欧拉”显然在为此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