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埋伏的由来
公元前202前,楚汉相争接近尾声,双方会战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南),三十万汉军围住了十万楚军。汉方为瓦解对方军心,就叫兵士们唱起了楚歌,楚兵大多离家已久,早已厌倦了连年征战。楚军中有人开始唱和,军心彻底动摇。一看大势已去,项羽已无计可施,对虞姬唱道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则和道:“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唱完便拔剑自刎而死。项羽后来逃到乌江边,面对滔滔的江水,仰天长叹道:“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于是拔剑自杀。
十面并不是具体的是个方向而是形容无处可逃,古语有八荒 六合
八荒:东 西 南 北 东北 西南 西北 东南
六合:天 地 东 西 南 北
十面:比八荒还要多两面 可谓天罗地网是也
中国二手车行业正在进入到前所未有的变革期,看似风光旖旎的资本炫技,实际则是暗流涌动,风险重重,对于十年前日子悠哉的二手车经营者来说,现如今则面临“十面埋伏”,如何突出重围绝境重生呢?
也许有人说,我这是危言耸听,我只想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行业大洗牌,跟不上则淘汰。
东侧埋伏:流通政策波动大
目前影响二手车交易,增加流通风险的政策比较多,并且各地各区域不同,并且经常性出现突然政策,之前没有任何征兆和市场经济的规律,导致一些二手车价格波动性很大,经营风险增加。比如限购、限迁、消费税增加等等。
举例:广东省限制政策相对最复杂,导致二手车进去出来都麻烦。
南面埋伏:人心浮动团队不稳
原本二手车行业的人员流动性就相对较大,老板带伙计的模式导致了行业大量的中途裂变,大伙计变成竞争对手的比比皆是,现如今由于很多“棒槌”电商和金融行业“假行家”导致虚高了行业某些岗位薪酬标准,一些入行还没“摸门”的新人凭着基础培训和表面了解就能在其他公司“当大拿”,所以这个行业潜心工匠的越来越少,浮躁跳槽的越来越多,不仅大伙计,小伙计现在都“春心荡漾”了!
举例:传统行业老板伙计模式正在出现明显生存危机,合伙人模式可能更好。
西侧埋伏:电商混乱竞争恶性
原有二手车行业一些“坏伎俩”不仅没有在电商加入后彻底改善,反而出现了很多负面放大的问题,比如一些电商胡乱报价、夸大宣传、售后不承诺导致消费者对整个行业的否认,造成行业更加混乱,恶性竞争比之以前有过之无不及。
举例:百度一下,有很多,有时候上层拍脑袋和下层执行中间相差太远。
北面埋伏:优势玩家加大力度
看着全国十多万的“中介”和并没有优势的电商在二手车领域风头渐盛,拥有车源、资本、场地、技术等众多优势的汽车经销商集团、汽车厂家在“静观其变,坐享其成”多年后开始加大发力,批量库存、品牌认证、整备零售、金融配套等等,可以说在获取第一手二手车源优势方面,4S店至少拥有70%的第一次接触优势,下决心好好玩,优势转为胜势最可怕。
举例:厂家品牌二手车加大营销和实际支持力度,经销商集团自身品牌二手车,独立店二手车业务重视程度都空前提升,对于新车,未来得二手车者得天下。
东南埋伏:金融疯狂导致泡沫增长
对于金融行业来说,汽车本身的高价值、流动性、变现快等特点一直是重点产品之一,对于房地产泡沫波动现阶段,汽车金融吸引力巨大,而二手车金融更是未来的“春天”,目前介入二手车行业的库存金融、个人消费贷款、融资租赁等多种产品正在迅猛的进入行业,以至于某些P2P平台为了抢业务,风控形同虚设,内外联手虚增经营者规模,明明是做奥拓的,结果借钱揠苗助长为做奥迪的,加上经营者本身的经营能力跟不上,连锁坏账泡沫破裂最终导致良币经营者“跟着倒霉”。
举例:某些区域个别经营者“害群之马”导致所有金融机构停止该区域业务,正常经营者无法实现库存融资,真正想做事的融不到钱,或者成本极高。
东北埋伏:新车频降差价已成往事
二手车低收高卖的传统“差价”模式已经逐渐“日落西山”了,十多年前的15%以上的二手车差价到现在主流车型不足6.5%,甚至捷达、桑塔纳、花冠、飞度这样的畅销小车零售差价不足5.3%。如此“薄利多销”必须“以快制慢”。目前在北上广深和主要省会城市,新车4S店的饱和趋势明显,竞争激烈,导致新车频繁且无规律降价,二手车环保限迁又导致二手车交易多集中在2-4年二手车,新车降价给这类二手车造成“间接降价”损失,新车不贵旧车不便宜的局面只能挤压传统二手车的“差价利润”。
举例:北上广奥迪某款车型标配新车7.5折左右,一年2万公里的同款高配二手车加购置费标价7.5折,不少用户直接转向买新车,毕竟差价不大吸引力不足,而二手车便宜了收购不上来,传统差价的二手车商日子难过。
西南埋伏:人才争夺战团队更难管
相比较人心浮动,直接挖人抢人的争夺战今后将更加激烈。早期二手车电商对于传统行业的人才属于“看不起、看不上、看不懂”阶段,在这几年实际摸爬滚打过程中发现二手车并没有“几页PPT”那么简单,所以二手车电商都更注重接地气,大量高薪挖传统行业的优秀人才,甚至是给股份给高薪,越来越多的二手车老板们反应“人才培养不容易,被挖走很可惜”,目前造成的局面就是“任人唯亲或单功能人员”,家族化倒退。传统二手车经营者管理团队难度越来越大,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
举例:某知名二手车品牌公司,中层业务骨干一部分跳槽到电商,一部分在其他公司支持下当了股东自己单干,原有公司业务严重依赖人员而不是技术和管理,结果导致人走了业务就走了,公司“突然死亡”可能性极大。
西北埋伏:商业机密易泄露,资源企业风险高
二手车企业原来是“得资源者得天下”,比如丰富便宜的车源、位置好价格便宜的场地、低成本的资金等等,随着整体行业变化,资源依赖性出现变化,原来的“靠关系”越来越难,“凭本事”的比例越来越高,资源依赖型企业风险高。对于二手车经营者来说,车源来源、买家客户信息、收购价格、销售价格、整备成本等很多“商业机密”在免费各种管理系统的支持下,泄密的比例越来越高,同时在很多业务员使用各种系统“不经意”间就把企业机密“一点一滴”透露出去了。
举例:某传统二手车经营公司老板特意要求下属“保密”,但是在收购车辆查询各种信息和相关的时候基本上渠道来源就会被“标记”,卖车的时候客户记录和微信联系的时候也会被“分析”,所以原有的很多二手车行业“不能说的秘密”已经没有秘密而言了。
上面埋伏:融资定成败,传统要忍耐
不知道什么时候,每天行业内充斥着某某某融资多少多少当做了所谓的“成功”,用传统经营者的话说“借钱比赚钱的能得瑟”,这也就造成了二手车经营者出现了一些“融资成功论”,赚钱多少不重要,反而能拉来(Pianlai)多少更重要。不客气的说,如果是风投做电商冒险能理解,但是传统二手车经营者不以盈利为目的,每天精力都在这些“务虚”上,企业出问题是早晚的,往往看着规模越大,装修越好的,可能隐患和问题会更多。在“军阀混战”阶段,踏实做生意,忍耐多业务,二手车是持久战。
举例:看到一些新开业的二手车公司,没有预算没有测算,商业计划都是外行做的,怎么算怎么都赚不到钱,除了不断融资进钱以外,别无他路,但是不客气的说,二手车行业人“讲故事拉投资忽悠钱”能力相比较“二手车外行”外行。
下面埋伏:新模式大冲击,挡不住的闯入者
在互联网思维时代,往往干掉内行的都是“外行”,二手车虽然有技术、资源、人才等各种门槛儿,但是拿着资本“烧钱”的试错就是“有钱任性”。很多闯入者未来有可能在某些二手车领域造成“颠覆改变”,比如融资租赁方式的低首付买库存新车,这种方式将局部改变二手车的供给关系和商业模型,大量抢夺准新二手车的意向客户可能。此外,电动车销售比例逐年升高,政府重视程度提升,电动车续航里程和技术越来越完善,电动二手车能否在未来替代汽油车的模式呢?
举例:融资租赁公司推出的低首付一年还的商业模式对于一些新入行缺车源的二手车商来说是“及时雨”,但是未来这些客户是谁的呢?是不是饮鸩止渴亦或是顺势而为?
二手车经营,尤其是传统二手车商面临的“四面楚歌十面埋伏”形势严峻,中国二手车行业进入到“大争之世”,现在的“胜利者”未来能否一统天下呢?现在的“织席贩履者”也不一定流俗终老,谁能突破重围光明未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