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wo网站 卡通车市

2009年“双向提振”-中国二手车激荡十年

2018/9/20 16:41:01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王萌


2009年国庆60周年举国欢庆,双向提振


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庆的日子,在这一年中国的自信心和内需经济实现了双向提振,正如同某些影视作品中所说,2008年后的经济危机全球低迷,而中国,风景这边独好。


经历了2008年的苦难与辉煌,顶住了全球经济危机的压力,2008年底中央政府4万亿政策能否实现“救市”,2009年成为了拐点后的第一个不平凡的一年。


整体经济和国民精神“双向提振”效果如何呢?


二手车产业2009年又产生了什么变化?


2009年中国二手车交易量为334万辆,与2008年的274万辆相比,年度增长22%,相比较前5年最高增速53%(2003-2004年),最低增速3%(2007-2008年),2009年的二手车行业的日子算是不错,要知道此后直到2015年都没有出现过年度增长超过20%的“奇迹”了。


1-减免补贴、不限鼓励

新年伊始,国务院就召开了常务会议,审核通过了汽车产业和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会议强调加快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积极实施消费政策,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需求,调结构为主线,推进企业联合重组,以新能源为突破口,加强自主创新。


2009年1月20日-12月31日,对1.6升及以下乘用车按5%征收车辆购置税(相当于减免35-48%左右);2009年3月1日-12月31日,对农民报废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换购轻型载货车以及购买1.3升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车,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2009年内,增加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资金,并清理取消限购汽车的不合理规定。


此后,政策鼓励低能耗环保汽车,鼓励以旧换新,鼓励提前报废等政策方向明确,而汽车厂家和经销商也都因此调整策略,这也为后面的限购、限迁、激烈竞争、电商崛起提供了早期的“土壤”。


鼓励小排量和以旧换新,促进了中低端和精品小排量汽车的销售,而以旧换新开始促进了很多“老爷车”加快淘汰置换,这一年开始,夏利、桑塔纳、捷达、奥拓、富康、切诺基、昌河等“老几样”开始逐渐淡出市场,更新换代的群雄割据时代来临。


当年早做准备的厂家、经销商集团、二手车商、二手车电商,也因此奠定了较好的发展基础,后期过程中也看到了“储备”的优势。


2-地产疯涨、私车刚需

2008年当地产低迷谷底,2009年政府4万亿救市,房地产价格疯涨。当年全国土地出让金1.5万亿,占到GDP的4.4%。


如果说2008年的地产价格算是“疯涨”,那么后来就得是“比上帝还疯狂”的涨价了。


地产价格的疯狂涨价,导致的交通变化,促进了私家车需求,也带动了二手车需求,如距离市中心近似的区域,通地铁的房价和不同地铁的房价相差30%甚至更高,所以不少房价相对便宜,共同交通尚未成熟的区域,买车需求快速增长,如北京周边的通州、廊坊,以及未通地铁前的大兴、房山等。


时至今日,未通地铁区域房价动辄相差百万,买什么车也都不是事了,关键是现在想买车还得摇号,计划总赶不上变化啊。


当年你的私房钱,买房了还是买车了?


3-互联网聚变,BAT来临

2009年,中国互联网民3.84亿,超过美国和日本的总和,新浪、搜狐、网易新闻门户“三巨头”落幕,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的BAT“帝国”来临,也正是这个新时代,汽车行业日后的易车、汽车之家、太平洋、爱卡等等开始发力。


谷歌在中国2009年陷入矛盾困境,不得不在2010年初推出中国大陆市场,而百度相对一家独大的局面也导致了“流量成本”疯狂上涨,二手车电商后面的日子也由此“苦不堪言”。


2008年左右,百度二手车关键字是0.2-0.5元一次,而2018年应该不低于8元一次,甚至更贵,关键字劫持成为了二手车企业间“无奈”的投放策略。


而如今的“优、瓜、人”等一系列二手车电商的背后,哪家又不是BAT的“棋子”呢?二手车电商的布局也许早就在别人的棋盘中了。


相对来说,互联网新兴企业对于传统行业的渗入和“颠覆”有好也有坏,目前不可盖棺定论,但是对于传统企业的“刺激”还是有价值的。


传统二手车企业+互联网,才有出路。


而这一年双11,阿里巴巴光棍节开始,二手车实现真正的电商交易,十多年后的今天仍有诟病。


4-产销全球第一,二手中外不同

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1364万辆,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国和消费国,也是汽车产品出现百年历史上首次。


从那时候起,二手车行业就盛行着“赶超欧美日”的言论,动辄各种“二手车新车几倍论”,二手车的春天从2009年喊到快2019年了,而这过程中还出现了“倒春寒”。


中国与美国、日本、欧洲等成熟汽车消费国家有很大不同,从政策、环境、消费能力、车辆结构多方面不同,所以国外二手车是新车的几倍,在中国我认为2020年甚至2025年实现新旧车1:1就已经很不错了。


中国的新车价格相对百姓收入仍旧比较贵,保值率高折旧慢;汽车保有量结构不同,区域消费差异大;二手车全国流通限制,二手车出口无望;汽车流通基础弱,各类准备不足等。


国外的二手车几倍,其中多少是融资租赁?有多少是出口?价格和折扣率是多少?退税和流通便利性如何?配套的拆车件、售后供应链、金融如何?


胖而不壮,是目前中国汽车产业现状,二手车还很瘦呢。


5-通用破产特斯拉过年,吉利收沃尔沃丰田召回

这一年对于很多汽车厂家来说是大变革的一年,变化之大导致了后十年的格局变化,中国汽车市场成为了重中之重。


美国三大汽车集团(通用、福特、克莱斯勒)裁员14万人,通用申请破产保护,底特律衰败开始;而新能源代表特斯拉同年获得奥巴马政府4.65亿美元低息贷款,特斯拉量产车Model准备发力。


2009年圣诞节前的12月23日,中国吉利集团以18亿美元从美国福特集团收购沃尔沃100%股权,而当时的沃尔沃账面资产24亿美元,而负债高达35亿美元。吉利的“逆袭”从此开始一发不可收拾。


丰田作为全球第一,稳扎稳打的风格也出现了“异响”。8月23日在中国召回部分凯美瑞、雅力士、威驰和卡罗拉,涉及车辆68万余辆,当时属于国内罕见的大规模召回,一时间导致客户和媒体的关注。


而后,诸多品牌和产品“隐瞒”召回导致的问题不得不说,丰田当年的做法虽然有风险但是负责任,向来诚实的日本品牌,后面十年接二连三的三菱汽车、高田气囊、日本钢铁等等隐瞒作假。


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在2009年后的品牌变化开始出现,原来依靠早期营销的美国品牌高歌猛进有所收敛,稳扎稳打的日系品牌策略变化,韩系波动法系落寞,而自主品牌即将登上舞台当主角。


二手车领域因此出现的价格波动和保值率变化,十年大变化,现如今的评估师能把车认全了就得好几年了。


6-未雨绸缪 奥迪厂家二手车

2009年的时候,奥迪可谓是“如日中天”的好日子,中高端豪华车中销量和占有率都是其他品牌不能匹敌的状态,BBA中更是一枝独秀力压宝马和奔驰。


但是正所谓十年河东十年河西,2016年后随着整体市场变化,这一波的奔驰品牌车型似乎后来居上,而宝马也默默的不动声色抢占市场。


在厂家二手车层面看,奥迪厂家官方认证二手车在2009年正式推出的品荐活动以及鼓励经销商开展置换业务以外的品牌二手车认证零售业务在当时感觉是“超前”,而现如今看却是未雨绸缪。


在新车规律性的低谷阶段,二手车置换“给力”缓冲了新车的价格,二手车品牌认证零售带动了二手车、金融、保险、售后等一系列4S店组合业务,这几年尤为明显,某些奥迪店二手车置换率55%以上,销售量占比达到35%以上,销售额占比超过30%,利润贡献超过25%,与国外成熟市场越来越接近。


在限购城市更是把二手车业务当作核心业务,二手车业务做不好不仅仅是发展问题,更可能成为生存问题。


2009年,随着一汽大众奥迪的厂家二手车业务受到重视开始,各个厂家品牌二手车业务重新认识到这一领域的战略必要和价值。

相关资讯

  • 卖了近300万台的凯越,二手车该怎么选?

    之前我们陆续扯谈了别克的两个大哥GL8和君威,受到了一致好评,毕竟玩了这么多年二手车,钻研还是有点心得的。今天聊的别克凯越是一款销量更大保有量相对更多的一款车,真心佩服别克在中国车型投放上独到的战略眼光!没错,又赶对点儿了!在本世纪初的2003年,非典疫情催生了汽…

    2020/3/26 16:50:58
  • 58同城1.05亿美元收购优信拍,构建高效二手车流通生态链

    北京时间3月24日,国内领先的生活服务平台58同城宣布,与二手车电商平台优信集团签订协议,以1.05亿美元收购优信拍业务相关的资产。 此次交易完成后,58同城将基于强大的二手车平台流量优势,融合优信拍的拍卖业务,打造高效二手车行业流通体系,提供更有品质和保障的一体化…

    2020/3/26 16:47:43
  • 二手电动车,下一个风口,你准备好了么?

    发放新能源指标,可能只是刺激汽车消费的手段之一。但为什么指发放新能源指标呢?燃油车指标的需求量更大,发放燃油车指标岂不是能跟好的刺激消费?而且一次发放这么多,对咱们二手车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个人的观点是“电动车真的要崛起了,干二手车的你,准备好了吗?”国…

    2020/3/26 16:44:19
  • 纯干货:卖过1000多台别克GL8以后,我告诉你这车怎么选!

    这个春节真心是“悠长假期”了,作为成年人是不是工作以后就没有如此“无所事事”了?是不是也不用和孩子一样“钉钉”的被骚扰?好多年没看的肥皂剧,小说,游戏搞起来没有?不过,对于我们二手车这一行的同学们来说,客户的需求就是我们的闹钟,陆续复工这十天半个月的,还有…

    2020/3/4 11:53:47

共有访客发表了评论 网友评论

请注意:如您评论言语不当,本网站有权予以删除!
验证码: 看不清楚?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意见反馈| 汽车全生命周期信息平台介绍

    Copyright © 2017《汽车与社会》杂志社 auto-society.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1828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