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wo网站 卡通车市

发动机好坏的评价标准,世界公认!

2017/3/31 14:55:22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大数据分析

 

衡量一个车的好坏,发动机、变速器、底盘、悬挂、内饰等等都是重要的参考指标。而评价一个发动机好坏,就有很多说法!

一、发动机性能好坏几个指标

发动机是动力系统的核心,也称作"引擎",大家也知道,发动机有柴油机和汽油机之分,不管什么样的发动机,发动机的重要参数就是排量和发动机缸列数.

1、排量

活塞从气缸的上止点移动到下止点所通过的空间就是气缸的排量。一般来说,汽车都会有若干个气缸,所有的排量相加,就是我们所说的总排量了!

2、气缸数

汽车发动机都要用气缸,有34681012甚至还有16缸。但是我们的家用车,一般是346缸居多。一般来说,发动机汽缸数越多,说明车辆的级别也就越高!比如,奥迪A8 W12,那就是12缸的车!汽缸数越多,意味着排量越大,同时,动力水平也就越高!还有个问题需要说明,如果发动机气缸数量多,所产生的震动也小,这也是为什么高级别车更优秀的原因之一!

3、每缸气门数

气门,每个气缸上都有气门,有两气门、三气门、最多有六气门,气门越多,说明其进排气效率越高。不过,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四门的。技术最成熟,效率最高!一般来说,每缸排量0.5L4缸的排量为2.0L,如果V型排列的6汽缸,那就是V6 3.0升。虽然这不是绝对,但是增加汽缸数量或增加每个汽缸燃烧室的容积可以获得更多的动力。

另外,对于多缸发动机,气缸的排列形式决定了发动机外型尺寸和结构特点,对发动机机体的刚度和强度也有影响,并关系到汽车的总体布置。按照气缸的排列方式不同,气缸体还可以分成单列式,V型和对置式三种。其实就是物理的排序。

二、发动机的优劣参数计算

1、升功率

升功率=发动机最大有效功率/发动机排量。

是指每升发动机工作容积的最大有效功率。该值越大,说明发动机性能越好,反之亦然。

每缸气门数量的增加,可变进排气正时技术、直喷技术、涡轮增压等等技术的应用都是为了提高发动机的燃油转化效率。比较发动机优劣时看升功率即可,它代表了一切发动机技术应用的综合结果。

比如:一台1.6 升,最大功率为90 千瓦,升功率就是90除以1.6 等于56.25;另一台1.4 升,最大功率85 千瓦,则升功率为85 除以1.4 等于60.714。那么就这个例子来看,最大功率较低的发动机性能反而更好。

2、质量功率比

1)发动机的质量功率比

发动机的质量功率比=发动机质量/最大有效功率。

是指每千瓦最大有效功率的发动机结构质量。该值越小,说明发动机轻量化程度越好,反之亦然。

2)汽车的质量功率比

汽车的质量功率比=汽车整备质量/最大有效功率

是指每千瓦最大有效功率的汽车质量。该值越小,说明整车动力性越好,反之亦然。

相关资讯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5年3月汽车工业产销综述

    3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0.6万辆和291.5万辆,环比分别增长42.9%和37%,同比分别增长11.9%和8.2%。1-3月,汽车产销累计完成756.1万辆和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5%和11.2%。 3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57.4万辆和246.8万辆,环比分别增长44.2%和36%,同比分别增长14.4%和10.4%。…

    2025/4/12 13:37:18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5年2月汽车工业产销综述

    2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0.3万辆和212.9万辆,环比分别下降14.1%和12.2%,同比分别增长39.6%和34.4%。1-2月,汽车产销累计完成455.3万辆和455.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6.2%和13.1%。汽车行业开局的良好运行,为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奠定基础。 2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78.5万辆和181…

    2025/3/12 1:15:09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5年1月汽车工业产销综述

    1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5万辆和242.3万辆,环比分别下降27.2%和30.5%,产量同比增长1.7%、销量同比下降0.6%。在“以旧换新”政策、春节经济助力等利好因素驱动下,汽车产量实现小幅增长,销量较同期只微降,行业迎来平稳开局。其中,乘用车延续良好表现,产销同比双增;商用车…

    2025/2/20 23:54:56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4年12月汽车工业产销综述

    2024年,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全年产销稳中有进,产销量继续保持在3000万辆以上规模。12月,汽车市场继续发力,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36.6万辆和348.9万辆,产量环比下降2%,销量环比增长5.2%,同比分别增…

    2025/1/15 0:22:45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意见反馈| 汽车全生命周期信息平台介绍

Copyright © 2017《汽车与社会》杂志社 auto-society.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1828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