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wo网站 卡通车市

2020年5月份汽车市场情况分析

2020/6/4 15:45:15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大数据分析

2020年5月汽车消费指数为63.0,与上月相比出现回落。6月为汽车市场传统淡季,疫情期间受到抑制的需求在45月基本释放,销量将小幅降低。



从构成汽车消费指数的分指数来看,20205月份需求分指数为76.9,较上月有所下降。随着国内疫情接近尾声,5月家庭需求逐渐释放,6月购车需求减少。

2020年5月入店分指数为74.1,低于上月;天气逐渐炎热,购车需求下降,消费者入店减少,此外线上直播看车卖车逐渐兴起可能也有一定影响。20205月购买指数为80.0,我国经济尚处于疫情恢复阶段,消费者消费谨慎,因此购买意愿较少。

6月疫情稳定后国内消费市场逐渐恢复,学校开学,生产生活恢复正常,可能会带来一部分家庭用车需求的释放。同时,国家及地方出台有关促消费的政策,汽车经销商促销力度加大,刺激汽车消费;此外一些城市的线下车展活动也会拉动部分汽车消费。整体上看,宏观经济仍在缓慢恢复,居民在疫情期间形成较强风险意识,可能降低汽车消费意愿;疫情之后,消费者对于大宗商品的消费趋于保守,对于汽车的选购更加慎重。这些因素对汽车市场的恢复增长将造成一定的影响。综上所述预计6月汽车销量较5月或将出现下降趋势。

2020年5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4.2%,环比下降4.6个百分点,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

从分指数情况看:5月份库存指数、市场需求指数、平均日销量指数、从业人员指数、经营状况指数环比下降。从区域指数情况看: 5月份全国总指数为54.2%,北区指数为56.6%,东区指数为51.4%,西区指数为53.1%,南区指数为55.6%。北方地区受疫情影响,库存压力延续。从分品牌类型指数看: 5月份进口&豪华品牌指数环比上升,主流合资品牌指数、自主品牌指数环比下降。自主品牌受厂家限制优惠保利润的政策影响,销量未达预期,库存压力延续。


随着疫情对汽车市场影响的消退,被抑制的需求释放逐渐减弱、北京车展延期、新车上市发布节奏稍慢,再加上去年国五国六切换,拉升56月的基数,今年6月市场将面临较大压力,同比难以上升,预计销量呈下跌趋势。

二手车方面,以奥迪、雷克萨斯、上汽为代表的厂商推广其品牌官方认证二手车,以厂商牵头推广其检测、整备、认证、零售等保值营销服务,与新车相比,有品牌认证的背书是更好的选择,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价值,因此品牌认证二手车可以说是逆势上涨、盘活存量,创造了一个新的细分。线上二手车车源全面恢复且高于去年同期数据,市场信心充分恢复,车商利用此机会大力开展营销活动。自主品牌的换标影响残值,各品牌保值率上升下降各异。两会期间三项强制国家标准发布,安全受重视。


相关资讯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5年3月汽车工业产销综述

    3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0.6万辆和291.5万辆,环比分别增长42.9%和37%,同比分别增长11.9%和8.2%。1-3月,汽车产销累计完成756.1万辆和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5%和11.2%。 3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57.4万辆和246.8万辆,环比分别增长44.2%和36%,同比分别增长14.4%和10.4%。…

    2025/4/12 13:37:18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5年2月汽车工业产销综述

    2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0.3万辆和212.9万辆,环比分别下降14.1%和12.2%,同比分别增长39.6%和34.4%。1-2月,汽车产销累计完成455.3万辆和455.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6.2%和13.1%。汽车行业开局的良好运行,为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奠定基础。 2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78.5万辆和181…

    2025/3/12 1:15:09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5年1月汽车工业产销综述

    1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5万辆和242.3万辆,环比分别下降27.2%和30.5%,产量同比增长1.7%、销量同比下降0.6%。在“以旧换新”政策、春节经济助力等利好因素驱动下,汽车产量实现小幅增长,销量较同期只微降,行业迎来平稳开局。其中,乘用车延续良好表现,产销同比双增;商用车…

    2025/2/20 23:54:56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4年12月汽车工业产销综述

    2024年,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全年产销稳中有进,产销量继续保持在3000万辆以上规模。12月,汽车市场继续发力,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36.6万辆和348.9万辆,产量环比下降2%,销量环比增长5.2%,同比分别增…

    2025/1/15 0:22:45

共有访客发表了评论 网友评论

请注意:如您评论言语不当,本网站有权予以删除!
验证码: 看不清楚?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意见反馈| 汽车全生命周期信息平台介绍

    Copyright © 2017《汽车与社会》杂志社 auto-society.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1828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