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wo网站 卡通车市

汽车软件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解析

2020/3/26 15:14:58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富军

   这传统汽车的软件现状如何?

   互联网人看传统汽车的软件,就像普通观众去博物馆看看考古发掘。这么又老又笨的系统怎么还在世,还没被革命呢!在新四化的趋势下,传统汽车的软件发展仿佛是口诛笔伐的旧社会代表,被无数进步势力不断diss。然而,拥有这些老掉牙软件的传统汽车却像野草一样,不但没有没落,而且还在扩张领地。对于比较新潮的互联网软件,传统汽车似乎完全不搭界。

   那么传统汽车真的有软件吗?如果有,这样的软件还有生命力吗?传统汽车的软件发展,怎么这么慢?
   拿比较简单的空调系统来举例说一下。当天气比较热时候,这时候需要把空调的温度调低,比方说,从26度调到22度。我们看下汽车内部是怎么运作的:Step1: 驾驶员手动给空调旋钮一个信号,将温度调整到22度。Step2: 空调控制单元接收到信号后,从车外,出风口等地方收集信息,以决定下一步送风量。Step3: 空调控制单元给予风门控制器一个信号,把风门的角度变大。Step4: 空调控制单元给压缩机一个信号,让压缩机运转,保证后续冷风的供给。完成这个循环后,空调控制单元会重复Step2以决定后续的送风量,风门开启角度。
   说明:1)其实Step3和Step4一般是同时进行的,为了简便将其分为两步。2)一般会在空调控制单元本身会附有室内温度传感器,以判定室内温度。这个信号也要传递给空调控制单元。3)手动空调没这么多传感器,主要靠人来感觉温度是否合适,不过其内部有一些经验值参数以及逻辑设定。

   我们可以从这个图里面看到,空调控制单元是整个机构的“大脑”,它担负起把人的需求,转化成实际的动作,并检查这些动作是否满足了需求。而这个过程,就是通过软件实现的。其实在空调控制单元里面,有一个小的PCB板,它的上面集成了这些简单的控制程序。可能和我们认识可能有些差异,这个控制器也拥有内存和缓存,并且有处理器。比如德系的空调控制器有大约1MB的内存,用于存储程序(使用C语言编写而成),同时有128Kb的缓存,用来存储临时数据。除此之外,这个控制器内部还有一个处理器,其中一个就是32位的96 MHz的处理器,相对于处理任务来说,这个处理器的速度还是挺快的,原因就是处理器领域摩尔定律太厉害,这已经性价比很高的了。这一点看起来和我们电脑非常的像,只是处理器,存储容量的数量级差太多。这些系统,对互联网思维根深蒂固的现代人来说,就像拿着iPhone的现代人看着Nokia的塞班系统的感觉一样。不过从本质的原理上来说,即使是最传统的汽车,也具备了软件,只是这些软件没那么复杂,看起来还很初级。
   如果我们去分析其他汽车的系统,复杂的如自适应巡航系统,甚至自动泊车系统,简单的如玻璃升降系统,灯光系统,我们会发现同样的结果,这些系统中都有所谓的控制器,也有内存,缓存,处理器,程序语言。所有这些共同构成了汽车的各个电控功能模块。只是这些系统独立分布于汽车的各个区域。简单小结一下几个重要的事实:1)汽车的很多模块都有所谓的“软件”,除了上面举例说明的空调,玻璃升降,天窗等都是这样的小系统。2)这些系统之间很少通信,也就是他们之间不交流。相对而言,这些小而独立的系统,构成了复杂的汽车系统。3)正是由于这些系统的独立性,这些系统没必要协同,也就是说这些系统都是独立开发的。

   汽车最复杂的系统就是发动机,发动机控制器叫ECU,号称整车的大脑,其实发动机主要负责行驶相关的事情,其他的系统有一定的简单联络。除此之外的事情它根本不管,从整体上来说,发动机的ECU只是一个比较大的山头而已。传统汽车里面的这些控制系统,以及其内部的软件系统,更像一个松散的组织,跟协会差不多。这和我们熟知的电脑完全不一样,它们都有一个核心的控制系统。与之相比,传统汽车像几十年前的服务器式电脑一样。那么,传统汽车为什么这么久也没有产生这个系统呢?
   如果仔细观察传统汽车驾驶情况,就能看出,所有的指令发出,几乎都是人来发出,汽车极少自己做决定,而驾驶员在里面充当了我们电脑CPU的作用,由人来协调各个控制系统的运作,甚至反馈运作的好坏并修正。在传统汽车时代,驾驶员在车内,除了听听收音机,享受下空调,几乎没有任何娱乐活动,他主要的活动就是加油,刹车,看后视镜,转向,和现在的出租车驾驶员差不多。而各个系统不相互交互其实提升了可靠性和安全性。所以,从驱动力量上来说,汽车完全没有必要去发展架构更好的软件。现在伴随着娱乐活动的增多,在车里的无聊驾驶时间就显得弥足珍贵了,也是各大商业机构来争抢的蛋糕。所以大家都在研究怎么把驾驶时间给解放出来,把商业或者娱乐应用加进去。从这个角度说,汽车自身是无法进化出所谓的中央系统的,这个中央系统是外界所迫,而不是汽车的核心需求。

   现在很多智能汽车的软件是革命性的吗?
   在这几年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催生了很多“智能”系统,比如语音控制系统,自动泊车系统,拥堵辅助系统。这些系统仿佛是新能源汽车的标配,好像有了这个系统一下子汽车变成了新物种,就是智能汽车了。为了和传统汽车划清界限,这些汽车连宣传卖点都变了。
   下面举语音交互系统的例子来分析一下其运作过程。Step1:语音交互系统待机,普通的启动方式一般是“小X,小X”。Step2: 驾驶者发出一条指令,为了方便期间,我们还拿空调做例子,比方说把空调调节到22度。Step3:麦克风接收指令,将指令转化为可以执行的命令,并将此命令发送给空调控制器。Step4:空调控制器发送指令给风门……我想后面的命令大家都很熟悉了,这个和传统车一模一样啊。Step5: 空调控制器指令发出后,反馈给驾驶员信息,表示已经开始执行命令。这里面最复杂是Step2,就是麦克风如何把语言转化为命令,我们简要分析下。
   语音输入如何转化为命令,这和我们手机的语音识别比较类似。这里面涉及到一个语音库的内容,即在语音识别前,将常用的语音录进去,形成一个清单,一旦输入的语音和清单中相符,即启动清单相应的命令。随着语音能控制的范围增大,这个语音库也会不停扩充。目前市面上的语音识别,甚至和驾驶员能够做简单的聊天,这和聊天机器人挺像,不过这已经不是汽车控制领域内的事情了。

   从简图中可以看到在语音转化为命令过程中,产生了一个所谓的输入,输出,反馈系统,这就再次形成了一个汽车内部系统。因此在车机里面,集成了语音识别软件,当然也有所谓的内存,缓存,处理器等。只是车机的处理任务,相比我们传统汽车的空调控制器来说,要复杂很多,语音除了可以控制空调,也能控制整车的娱乐系统,天窗和车门玻璃的开合。
   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智能系统,我们会发现这些都是偏信息娱乐类的,也叫汽车舒适域。一旦涉及到整车的动力/驾驶,就只有很少的车企涉猎,并建立控制系统。现在所说的智能系统,很多都是从传统车本身就有的自适应巡航,自动泊车改造而来。所以,可以这么理解,现阶段大部分所谓的智能汽车,实现比较多的是把手机搬到了车机的显示屏上,这样整车可以显示更多的信息,实现车主的娱乐需求,完成一些简单的车辆控制。而汽车的核心--驾驶系统,目前还独立在智能之外。只有自适应巡航,自动泊车这些所谓的智能软件的发展,才算触及到了汽车功能的底层,而真正的自动驾驶,才可以称作用软件重新定义了汽车。
   在传统车的网络架构里面,舒适域和行驶域是通过网关隔开的,也就是说舒适域无法去指挥行驶系统,只能通过我们的肢体动作来影响车辆行驶。也就说,一个车怎么“娱乐”都不会影响到整车的驾驶。为了方便理解整车娱乐和整车行驶系统的区别,我们举例说明下自适应巡航系统的过程:Step1:汽车得到自适应巡航的指令;Step2:采集雷达信号;Step3:采集ESP和转速信号;Step4:根据采集到的参数计算,调节喷油量;Step5: 调节变速箱档位;Step6: 调节制动压力。这里面Step2/3基本是同步完成的,Step4/5/6也是基本同步完成。从这个系统中,我们看到软件系统,开始介入到整车最核心的底层,也就是发动机/制动机构的操作。我们可以说,这才是真正的汽车软件。这个系统的计算量,对安全性的要求,和娱乐系统相比,都要高出一大截。而且这个系统的“大脑”是整车最重要的ECU,它亲自指挥了这个系统,在重要性上,传统车的ECU高于一切,这就是整车运作的基础骨架。

   小结一下现在汽车软件的情况:目前大部分软件已经基本进入了整车娱乐系统以及简单的控制系统,不过只有很少车企才开始涉及整车的核心--驾驶系统。汽车软件还不能说是革命性的,只是比以前有很大进步。

   未来汽车软件发展的方向和瓶颈是什么?

   未来的汽车软件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呢?习惯互联网思维的人总是说,快鱼吃慢鱼,迭代。而这些似乎和汽车无关,汽车的软件仍然是肉眼不可见的蜗牛式的慢速发展。这里面到底有什么原因呢?是互联网行业颠覆不了汽车业,还是汽车业太保守?汽车原本是机械控制的机器,在汽车界少有码农说法。只是汽车有越来越多的电器,也有越来越多的所谓智能功能,汽车软件才被提出来。
   先来分析下传统汽车软件和互联网软件的区别。传统汽车是功能优先,比如我们说的空调系统,要实现制冷,制热的功能,而里面的软件只是为了方便硬件之间的协同,才被开发出来,这叫嵌入式软件开发,也是传统汽车里面绝大部分系统的开发方式。伴随着汽车供应商的发展,各个汽车系统都有强有力的供应商把持。所以这个软件开发核心考虑的功能满足,至于是否节约精简,和其他软件如何协同,这就不是重要的因素了。所以这时汽车软件和互联网行业软件开发的第一个区别,出发点和平台不同。
   从汽车的发展来说,汽车软件都是从嵌入式软件发展起来,可以说汽车行业是传统行业,也是比较慢的行业,完全不能和互联网相对比。为什么汽车软件无法实现快速的迭代升级,只能按部的开发。其主要原因在于汽车非常强调安全性,这里面包括各种我们默认的问题:1)软件是否会出错,如果出错,后果是什么,如何避免出错?2)软件出错,如何修正?3)如何追踪出错的软件?所以汽车软件的开发,不太可能有革命性的发展,永远是步步为营,因为安全永远是在第一位的。在传统汽车软件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额外安全设定,就是为了避免意外。我们的手机软件出错了,最多死机,很快后台就会有程序更新,把Bug修复。而汽车的软件,尤其是驾驶相关,是不允许出错的,特别是行驶当中。因为一旦有了问题马上就出出现以下结果:造成人员伤亡,这是无法允许发生的。而后面的问题对主机厂也是一个难以面对的局面:责任判定,车辆维修和召回,不但有大量的经济损失,也会引起大量的社会恐慌。所以汽车软件还有功能安全来进行冗余设计,避免特殊情况下带来的危害,也就是说要保证汽车始终可控。这就是汽车软件与互联网软件的第二个区别:汽车的安全属性太强,以至于软件开发的原则,是安全性,而不是便利性。
   不过伴随着四化的进展,汽车软件无疑受到了最大的冲击。在此背景下,汽车软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我想汽车软件行业如果想变化,学习现有的互联网即可。

   在这里首先要解决两个技术瓶颈。首先要有的就是,汽车软件编写要有自己的规则,如MISRA,这就是目前汽车界为了统一大家的编写语言架构制定的规范,考虑到汽车软件的复杂度,这个规范和互联网编程规范比起来,非常的简单幼稚。而我们熟知的手机APP的开发,目前主流的已经跟PC的软件开发框架融合的很好了,手机的操作系统主流的就是IOS和Android,还有winCE,这些操作系统发展的很成熟,开发框架已经逐渐和原有的PC这些主流编译和开发语言整合了,比如JAVA的体系已经把基础库都涵盖了不同操作系统的编译能力。
   其次,汽车界有可能诞生新的编程架构和规范吗?这就是AUTOSAR(AUTOmotive Open System Architecture 汽车开放系统架构)。这是一家致力于制定汽车电子软件标准的联盟,由全球汽车制造商、部件供应商及其他电子、半导体和软件系统公司联合建立,各成员保持开发合作伙伴关系。自2003年开始,AUTOSAR架构致力于车辆电子系统软件的交换与更新,并为高效管理愈来愈复杂的车辆电子、软件系统提供了一个基础。这个规范,其实就是实现了现在互联网界的几个基础:软硬件分离,各软件之间使用统一语言交互,各种接口统一,便于通信。不过这个架构虽然公布了十多年了,不过鲜有革命性的成果,我估计是因为各个汽车厂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大家都在憋大招,不想轻易把一些东西让出去,就像每个传统制造企业都想保护自己专利一样。所以,各个主机厂也在出自己的标准,也有很多供应商参与到这个工作中来。
   解决了这两个基础问题,那么汽车行业的软件会向哪个方向发展呢?最重要的就是像互联网一样的整体架构,也就是架构设计。
   个人觉得汽车的智能化属性越来越强,加上摩尔定律在硬件行业的持续作用。从长远来看,汽车软件必将面临整合。分布于汽车各个区域的分散的软件,将来会集中到某一个或几个ECU中,也就是软件层面上,汽车具备了“大脑”。另外,随着各种传感器,雷达的价格降低,性能提升,这些ECU会接管更多的传感器,并收集这些信息进行计算。除了汽车本身的软硬件发展,其相关的网络发展,如5G,车内网的发展会助力车内电器以及软件的互联,也就是说,软件的连接有更多的介质,而不是总依靠于信号线。
在这里我们可以参考下Tesla Model 3的电器架构来看新的的汽车软件发展。

   相比于现在传统汽车分散的控制器以及软件,Tesla有三个核心的“处理单元”:自动驾驶和娱乐模块,左侧车身控制器,右侧车身控制器。第一个模块负责驾驶辅助/娱乐系统,也可以说这个系统可以深入到汽车控制的底层。后两个分管了汽车的车门,灯光,底盘系统。其实这个架构非常像电脑的架构,电脑有所谓的南桥北桥,也有CPU,在电脑上各个硬件的交互非常成熟,也非常流畅,有业内人士指出Tesla车身电器架构的设计之初就是借鉴了电脑的架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Tesla的整车,更像行走的电脑。相比于现在其他主机厂的汽车,还是在汽车上增加电器的模式,如果Tesla的道路证明是成功的,那么现在来看,Tesla对于目前市面上的车来说,是一个革命性的存在。
   除此之外,Tesla还有自己的电池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能源分配系统等,这里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就不再累述。除了以上架构的不同,Tesla在内部也启用了车内网。从实际的使用体验来看,Tesla有更多的人车交互,这带来的更多的乐趣。所以很多人评论说,Tesla更像一个Computer,而其他的汽车更像Machine。
   从上面Tesla的例子来说,它至少实现了我们所说的几个未来趋势:软件整合,车内网以及更多的传感器的接管(在某些功能上Tesla其实不算传感器最多的,其他新能源车如小鹏有更多的传感器)。在可见的商业领域,Tesla可能代表了未来的趋势。从瓶颈上来说,还有三个技术难点:1)传感器,特别是激光雷达的技术革新和价格降低2)各种软件的进一步道路试验,已进行安全性的改进,如自动驾驶还需要更长里程的实验,以及各种场景的实验。3)如何用用更稳定的车内网来替代现有的信号线,以带来更大的硬件和软件空间。
   从可见的将来来看,整车的智能化,会更快的上来,只是没有互联网所说的那些“迭代”那么快而已。第1点和3点,对业界来说都一样,大家的起点一致,也受限于几家硬件供应商。第2点,各个主机厂的准备情况和道路也都不一样,有Tesla的自己设计验证,也有大众投入巨大的MEB+VW.OS,通用的Cruise,谷歌的Waymo。有长于创新,制造出颠覆性产品的参与者;也有长于安全,制造出可靠产品的参与者;还有完全的非汽车行业的跨界者。
   本文转载自《EE汽车荟

相关资讯

  • 大数据时代新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

    为探索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如何应用到交通运输领域中,实现智能交通的重大变革,首先,从信息资源整合、数据智能分析决策、大数据全生命周期的新技术应用、信息主动推送、智能网联汽车等方面提出智能交通的痛点及需求。其次,总结智能视频分析、交通信号控制、…

    2020/7/13 13:57:53
  • 论数字孪生技术对未来智慧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

    智慧城市对于不同的人,不同的角色所处不同立场都会有不同的定义。 在普通人眼中“上班不拥堵,下班走近路”是智慧城市......在老年人眼中“独自在家遭遇危险,能有人及时提供帮助”是智慧城市......在消防员眼中“火情在苗头中被自动扑灭,一路顺畅赶到火灾现场”是智慧城市…

    2020/7/7 16:49:27
  • 5G应用与数字化社会发展前景展望

    5G是构建万物互联的基础,是推动“新基建”加速发展的引擎。像特高压、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城际高铁、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都需要5G网络的支撑,因此5G成为“新基建”之首。 新基建背景与意义 随着产业的发展,全球数字化浪潮在进一步加速推进。…

    2020/7/7 16:44:27
  • 智慧道路交通的发展展望

    随着生产经济的日益发展和提高,道路交通运输系统也得到了质的改善。从小径到小桥、栈道,再到铁路、轮船、飞机以及当下的建设热词智慧交通,道路交通的发展史不仅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史,也是人类文明变革的另类写照。那在迈向“智慧”之际,道路交通又面临着哪些难点和智慧展望…

    2020/3/26 15:18:52

共有访客发表了评论 网友评论

请注意:如您评论言语不当,本网站有权予以删除!
验证码: 看不清楚?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意见反馈| 汽车全生命周期信息平台介绍

    Copyright © 2017《汽车与社会》杂志社 auto-society.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1828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