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wo网站 卡通车市

不断创新的交互形式,华山论剑,谁与争锋

2019/5/20 11:09:01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新闻稿

   科技变革从不止步,设计创新永不停歇。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从施乐、苹果、到各种计算机研究所,都在讨论为数字产品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方式。

   其中有两位工业设计师Bill Moggridge和Bill Verplank在设计第一台笔记本电脑时创造了交互设计这个词。至此,人机交互开始走进公众的视野。半个世纪以来,我们不断在新的交互领域越走越深,随着触摸屏技术、人工智能、语音技术、AR/VR、脑科学的发展,我们的人机交互方式也正在慢慢地发生改变。

1、人机交互的不断更迭

层层递进

   2007年,iPhone的发布,虽然发明触屏的不是苹果,但是这一代手机对整个手机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全新的交互方式通过指关节完成了全部任务的操作,并且释放了双手一起使用,这个是非常高效率和低能耗的交互方式。所以iPhone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5年后,2012年,革命性的google glass出炉。用眼球来执行交互,这个听起来是非常高新的技术,手都不需要动就可以完成不少的交互,非常低能耗,双手也可以释放出来,看起来完美。

   但是它的致命缺点太大,看智能屏的时候,只可以通过翻白眼的方式来看,对眼球的肌肉造成巨大的挑战,偶尔翻一下是可以,你试试翻一天白眼试试?在仇家面前你都做不到翻一天的白眼吧?

   2014年,第一代apple watch发布。通过指关节操作,相对比较科学。但是设备在手腕上,废弃了另一只手的使用,这样的设计看起来很傻。所以它是低效率的。

那么为什么还可以卖的不错?一来是因为它是苹果产品,二来它多数用来看时间,很少操作,更多的是被动操作,例如记录你的跑步情况,是不需要你来操作的。整体来看,这种交互方式是不可取的。

   VR技术什么时候出现的我们也无法考证,但是2016年就是我们说的VR爆发的元年。看完上面的理论,VR的出现,基本上我们就能了解到这是一个多么可笑的设备了,戴着这么重的设备,本身就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基本要求,所以它的使用时间一般都是10分钟左右,哪怕30分钟你都受不了。

   因此现在的VR设备大都出现在商场的游戏设备当中,家庭中的VR产品已经基本都在吃灰了吧。


   最后再看看去年锤子科技的无限屏和声控TNT,锤子的无限屏发布后,几乎在同一时间,网友们调侃的段子“让一让,你挡着我用无限屏了”就出现在了网络上,跟三个月前TNT系统发布时的段子“别吵,你影响我用TNT了”非常类似。

   它的逻辑就是,把全部的页面和图片在后台阵列起来,然后通过转动手机的物理角度和距离,获得自己想要的画面。把本来可以手指关节完成的交互动作,硬生生变成了肘关节甚至是肩关节去完成,提高了体能的消耗。所以第二天就被嘲笑:走开,你挡住我使用无限屏了。 这个嘲笑的背后就是因为这个交互方式倒退了。

2、未来交互的可能性

探寻新的发展 

   人类的发展趋势是使用最少的时间和体能消耗,完成同一个任务。所以才会从跑步变成单车,变成汽车,变成飞机高铁等等更高效率的工具。  那么我们沿着这个方向去想,如何可以更少消耗能量?  

   幻视,用意念控制所有东西。这也许是我们在看科幻电影时都及其羡慕的。但是这个是电影,有可能吗?不需要问是否有可能了,因为已经实现了好一些时间了。不知道大家是否看过用意念控制小球的实验。

   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我们已经不断的在“意念”控制的研究中取得突破性的成就。

   所谓的“意念”,就是通过大脑传递出的脑波,这种脑波的形成,其实也十分简单,就是大脑在思考的时候,会通过神经元传递电信号,这些电信号在传递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电压,约为0.2到1毫伏,这些脑波会以不同的频率释放。


   情绪追踪技术是当前很多科研人员都在探索的方向。情绪感知可以随时追踪、分析用户的情绪反应,并根据用户的心情给予适当的帮助。 

   情绪感知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工作效率,恢复我们的最佳工作状态。例如,情绪感知可以分析我们打字或说话的速度和语气,判断我们的心情,甚至可以预测我们下一步想说的内容。

   不管如何,我们进行交互设计的逻辑与本质 。第一,低耗能。第二,高效率。我们付出的体力越来越少,需要做的动作越来越少,但是效率却越来越高,这是我们人类发展的长期追求。

   所以未来的交互形式可能超乎我们的想象,颠覆我们的认知,但是无论如何,我们的生活都会随之越来越便捷,越来越舒适。


相关资讯

  • 你的生活索然无味?或许是少了它们!

    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改变,不是设计汽车飞机才叫工业设计,这些日用品比那些更加必不可少。对生活充满敬畏,让生活成为你灵感的源泉,人人都是设计师。通过设计,让这些我们生活中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小物件变得生动有趣。厨房、办公室不再是冷冰冰的,而是充满阳光和活力。给人…

    2019/9/27 9:52:08
  • 米兰时装周后,波司登活成了穿不起的样子!

    波司登创始于1976年,专注于羽绒服研发、设计、制作,每一件羽绒服至少经过150道工序。43年来,波司登在羽绒、面料、工艺、版型等方面不断创新,羽绒服品质和保暖性广受国内外好评。现在,波司登羽绒服畅销美国、法国、意大利等72个国家,全球超2亿人次在穿。作为唯一登陆米兰…

    2019/9/27 9:42:40
  • 光之诗人Ingo Maurer说,我对光的确有本能的感应!

    “我对光的确有本能的敏感,对这种介于物质与非物质之间的神奇魔力很痴迷。”这个醉心于光的创作的人便是英葛摩利尔。继荷兰绘画大师伦布朗之后,英葛摩利尔或许是第二个享有“光影魔术师”美誉的人,不过他却始终自谦为“制灯匠”。英葛摩利尔(Ingo Maurer,1932- )德国著名…

    2019/9/27 9:31:37
  • 沉痛缅怀一代国际设计巨星路易吉·克拉尼!

    路易吉克拉尼(Luigi Colani),国际创意设计明星,于9月16日逝世。路易吉克拉尼是当今时代最著名的也是最具颠覆性的设计大师,被国际设计界公认为“21世纪的达芬奇”,“离上帝智慧最近的设计大师”。路易吉克拉尼出生于德国柏林,早年在柏林学习雕塑,后到巴黎学习空气动力学,…

    2019/9/27 9:16:19

共有访客发表了评论 网友评论

请注意:如您评论言语不当,本网站有权予以删除!
验证码: 看不清楚?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意见反馈| 汽车全生命周期信息平台介绍

    Copyright © 2017《汽车与社会》杂志社 auto-society.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1828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