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7月份“汽车消费指数”:2018年7月汽车消费指数为73.2,对比上月呈上升趋势。预计8月份销量相较7月份增加。
受二季度汽车市场平淡以及本季度厂商任务压力的影响,预计在8月份经销商将持续加大市场活动力度,降价促销,以刺激消费者购车需求的释放,提升销量。
汽车消费指数趋势图
从构成汽车消费指数的分指数来看,2018年7月份入店分指数为82.9,消费者入店看车意愿升高。预计8月份经销商将加大促销力度,同时各厂家陆续有全新车型以及更新迭代车型投放市场,将吸引消费者进店看车。
汽车消费指数-入店分指数趋势图
2018年7月份购买分指数为85.7,消费者实际购买意愿增加。
汽车消费指数-购买分指数趋势图
2018年7月份价格分指数为51.4,较上月有所下降。汽车市场价格呈下降趋势。
汽车消费指数-价格分指数趋势图
进口关税的调整对二季度进口车及豪华车市场影响较大。部分消费者在7月1日进口汽车关税正式下调之前选择持币观望,因此积累的二季度消费需求在7月份释放,促使7月份销量高于预期。7月6日开始中国对美国生产的进口汽车关税上调至40%,由于涉及到的车型范围较少,并且多数经销商提前进行库存储备,关税上调后并未进行实质性的进口,因此7月份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关税上升对市场销量影响较小。预计从8月份开始,关税调整带来的影响将逐渐消退。
受二季度汽车市场平淡以及本季度厂商任务压力的影响,7月份开始经销商主动开始大面积清库,降价促销;预计8月份经销商将持续加大促销力度和降价幅度,以刺激消费者购车需求的释放,以价换量。
8月份,新车型的市场投放、新生入学等因素会刺激需求。受季节因素影响,通常8月销量预期会高于7月。
综合上述因素,预计8月份市场销量较7月份呈增长趋势。但从大环境来看,国民经济下行压力影响持续。预计8月份汽车市场销量上涨主要受外部消费环境政策及经销商降价促销等因素刺激影响,并非消费者实际内在需求驱动力的恢复,不代表汽车市场的真正回暖。若无外部政策等强有力的因素推动,预计下半年汽车市场整体将保持低迷态势。
附:汽车消费指数调查说明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作为行业组织,已经成功编制并发布了汽车流通行业新车、二手车领域的两大指数,汽车整车企业、零部件生产企业、经销商集团、银行、证券、咨询公司等汽车相关领域企业广泛应用上述指标作为经营参考,受到一致好评。
中国汽车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从卖方市场过渡到买方市场,从以产品为核心过渡到以消费者为核心,从供给导向过渡到消费导向,市场的决定因素发生了转变。但是目前无论是宏观层面,还是汽车行业内部,使用的统计数据以及指标指数大多是从生产者视角出发,从消费者视角出发的、权威的指标反映汽车行业运行的数据几乎空白。
为此,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在积累之前指数编制经验的基础上,着手编制“汽车消费指数”,从消费的视角反映汽车市场运行态势。
汽车消费指数从消费者购车意向产生、在线进行搜索、关注车型开始,到最终提车实现购买流程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先行指标合成综合指数。具体指标包括消费者购买意向、购车需求、渠道动态,以及汽车消费环境数据。数据来源包括易车等提供的消费者线上数据,以及消费者、经销商线下数据。通过模型测算,汽车消费指数表现出稳定的市场先行性,即本期数据能够预判下期市场销量走势。
汽车消费指数为大于0的综合指数,以2016年7月为基期,指数值大于100,说明消费需求高于基期,下期市场销量高涨;小于100,说明市场需求低于基期,下期市场销量低迷。
汽车消费指数具有大格局、新视角、全口径、全链条、权威性、先行性的特点。旨在反映买方市场下的中国汽车市场运行态势,提供更为灵敏、准确的市场需求数据,为国家、行业、企业更深刻认识市场、解读市场提供参考,引导汽车行业健康良性发展。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成立了 “中国汽车行业指数研究课题组”,负责汽车行业指数编制工作。下设研究组和工作组:研究组由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产业协调部、汽车市场营销研究分会(乘联会)、进口汽车工作委员会联合组成;工作组由各地经销商集团、经销商单店运营管理负责人组成,共同参与中国汽车行业指数的构建和编制工作,推进指数在运营管理中的应用。